字好书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时间: 2025-07-27 13:47:21

诗句

烟中一线来时路。

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

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3:47:21

原文展示: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作者:黄庭坚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正在人愁处。忧能损性休朝暮。
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中,隐约可以看到来时的路。远望归鸿飞去。
第四阳关的云彩无法跨越。山间的杜鹃声声啼叫,
正是人们愁苦的地方。忧愁能损坏性情,白天黑夜都不得安宁。
回忆我当年的醉心于诗句,心已许诺于渡水穿云。
暮年时光,坐在小轩南浦,正好与西山的雨一起卷来。

注释:

  • 青玉案:词牌名,常用于表达抒情、怀古之情。
  • 归鸿:指归来的大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阳关:古代的关口,象征离别。
  • 山胡:山中的杜鹃鸟,声声啼叫。
  • 子规:即杜鹃,因其鸣叫声与“啼血”相似,常用于表达哀愁。
  • :性情。
  • 小轩南浦:小房间靠近南边的水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青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风清新俊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黄庭坚游历宜州期间,正值人生暮年,面对离别与忧愁,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悟。词的开头以“烟中一线来时路”引入,仿佛在迷雾中寻觅往昔的痕迹,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归鸿的意象既象征着离别,也引发了对故友的思念,使整首词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

“第四阳关云不度”一句,表达了阳关作为离别的象征,云彩无法跨越,显得无比苍凉,仿佛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人间愁苦的情感,山间杜鹃的啼叫成了忧愁的代言,使得词的情感愈加深沉。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诗酒生活,仿佛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作者意识到“忧能损性休朝暮”,忧愁不仅影响情绪,也在悄然消磨着生命的活力和乐趣,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与感叹。

最后,作者描绘了“暮年光景”,在小轩南浦的宁静中,似乎与西山的雨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淡然与接受的人生态度。词的结尾带着一种哲思,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人生旅途充满了离别与忧愁,但仍应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烟中一线来时路:在烟雾中,隐约可以看见我来时的路,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 极目送,归鸿去:远望归来的大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第四阳关云不度:阳关的云彩无法越过,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山中的杜鹃声声啼叫,正是人们愁苦的地方。
    • 忧能损性休朝暮:忧愁会损坏性情,白天黑夜都不得安宁。
    • 忆我当年醉诗句:回忆我当年醉心于诗句的情景。
    • 渡水穿云心已许:心已许诺于渡水穿云,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
    •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在暮年时光,坐在小房间靠近南边的水边。
    • 同卷西山雨:与西山的雨融为一体,展现淡然的人生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旅途比作“路”,表达时间的流逝。
    • 拟人:杜鹃的啼叫被赋予了情感,传达忧愁。
    • 对仗:词句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本词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同时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理想的执着,最后在对岁月的感慨中找到一丝安宁。

意象分析:

  • :象征模糊的记忆与往事。
  • 归鸿:象征离别与思念。
  • 阳关:象征离别与孤独。
  • 杜鹃:象征忧愁与哀伤。
  • 小轩:象征宁静的生活空间。
  • 西山雨:象征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鸿”指的是什么?
    A. 归来的大雁
    B. 归来的船
    C. 归来的孤雁

  2. “忧能损性休朝暮”这句的意思是?
    A. 忧愁会影响性情
    B. 忧愁会让人快乐
    C. 忧愁与性情无关

  3. 词中提到的“小轩南浦”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房间
    C. 一个湖泊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黄庭坚的词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而苏轼则更为豪放,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黄庭坚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一半儿 其八 一半儿 其五 一半儿 其三 一半儿 一半儿 一半儿 一半儿 一半儿 一半儿 一半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服牛乘马 天塌地陷 敬礼 弹开头的成语 急流勇退 半亩方塘 靣字旁的字 息影家园 己字旁的字 包含龉的词语有哪些 弃之度外 口字旁的字 线结尾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西狩获麟 聊博一笑 辨惑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