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2:51
池底枯荷瘦不胜,池冰新琢玉壶凝。
如何留到炎蒸日,上有荷花下有冰。
池塘底部的枯荷已经瘦弱得无法承受,池面上的冰如同新雕刻的玉壶一样凝固。
怎么能够等到炎热的夏日,上面开着荷花,而下面却还有冰呢?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冰”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对比,反映出季节的变迁。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之时。诗中通过描绘池塘的景象,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
《池冰二首 其一》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透过对池塘的描绘,诗人构筑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头两句通过“枯荷”和“池冰”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的两面性:一方面是衰败的荷花,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另一方面是新形成的冰,象征着寒冷和静谧。这种对比不仅引人深思,也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夏日的期待与无奈,夏日的炎热将会带来繁花似锦的景象,但冰却依然存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全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巧妙地结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
全诗通过对池塘景物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永恒,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中“池冰”比作什么?
A. 玉壶
B. 玉杯
C. 玉石
诗中提到的“炎蒸日”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诗人通过“上有荷花下有冰”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季节的对比
C. 生命的脆弱
对比杨万里的《池冰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杨万里更加关注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自我陶醉。两者的风格截然不同,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