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24
雨罢饶晴色,松阴转午时。
堆成李花雪,开遍海棠枝。
旋酌新篘酒,留题细字诗。
不来真是枉,欲去更云迟。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松树的阴影在午时显得格外浓厚。
地上堆满了像李花一样的白雪,海棠花也开遍了枝头。
我正举杯品尝新酿的酒,留下一首小诗在此处。
如果你不来真是遗憾,想要离开又觉得时光慢得令人焦急。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寒食节前,表达了诗人在良辰美景中对友人的思念和邀请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首联“雨罢饶晴色,松阴转午时”,开篇即描绘出雨后初晴的景象,阳光透过松树的阴影洒在大地上,给人以明亮而温暖的感觉。接着“堆成李花雪,开遍海棠枝”,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愉悦相结合,李花如雪般的洁白和海棠的繁盛,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旋酌新篘酒,留题细字诗”,诗人在品酒之余,留下诗句,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而最后两句“不来真是枉,欲去更云迟”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相聚的遗憾,情感真挚而深厚。整首诗在欢快的春日气氛中,蕴含了深沉的友谊之情,展示了杨万里诗歌的清新与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天气状况是:
A. 雨天
B. 晴天
C. 多云
D. 风天
“堆成李花雪”中的“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雪景
B. 李花的雪白
C. 海棠花
D. 春雨
诗人留诗的原因是:
A. 记录风景
B. 向友人表达情感
C. 练习写作
D. 增加酒量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强调春天的生机与友谊,后者则体现秋天的宁静与孤独。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不同季节的风貌和诗人内心的不同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