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1:52
庭散纸尾鹜,窗聚案头萤。无端循除水,也学夜诵声。
庭院中散落着书纸的碎片,窗边聚集着案上游动的萤火虫。无意中沿着水边走去,也像在夜里诵读诗文一般。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从“夜诵”中联想到古人夜读书籍的习惯,这种习惯在古代文人中非常普遍,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执着。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艺术表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杨万里在太和丞公沈君公馆的某个夜晚,当时他可能正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感叹夜晚的宁静与读书的乐趣。诗中展现了他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庭院中、窗边,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读书的乐趣。前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书卷散落的情景和萤火虫的光影,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温暖的感觉。纸尾的散落与萤火虫的聚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自然景象的和谐。
后两句则通过“无端循除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无意中走向水边的情景,似乎在探寻更深的知识与智慧,最终又回到了书的世界,仿佛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他在夜晚诵读的声音,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追求。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文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读书的执着,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宁静的夜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书香四溢的场景,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塑造了诗的画面感,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庭散纸尾鹜”中的“纸尾”指的是什么?
a) 散落的书纸
b) 书架上的书
c) 书桌上的文具
答案:a
诗中“窗聚案头萤”中的“萤”指的是哪种生物?
a) 蝴蝶
b) 萤火虫
c) 蜜蜂
答案:b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a) 自然
b) 读书
c) 友谊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