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6:10
策杖寻隐士,行行路渐赊。
石梁横涧断,土室映山斜。
孝然纵有舍,威辇遂无家。
置酒烧枯叶,披书坐落花。
新垂滋水钓,旧结茂陵罝。
岁岁长如此,方知轻世华。
我手持拐杖,寻访隐士,走着走着,路途渐渐变得遥远。
石桥横跨涧水中断,土房斜映在山影下。
即使孝子有自己的居所,威风的车马却没有家可归。
我在这里置酒,烧掉枯叶,披书坐在落花之中。
新垂钓竿在滋水边,旧结的网在茂陵旁。
年年岁岁都如此,才明白什么是轻视世华。
王绩(约701年-761年),唐代诗人,字少伯,号少微,晚号东川隐者。他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然。
《策杖寻隐士》是王绩在隐居生活中写作的作品,反映出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描绘了寻访隐士的过程,表现了诗人对世俗权贵的轻视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绩的《策杖寻隐士》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全诗通过寻访隐士的旅程,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开头两句“策杖寻隐士,行行路渐赊”,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逐渐远离尘世的状态,仿佛在追寻一种更高尚的生活理想。
接下来的“石梁横涧断,土室映山斜”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自然环境。无论是“石梁”的坚固,还是“土室”的朴素,都体现了隐士生活的简约与自然。“孝然纵有舍,威辇遂无家”则反映出诗人对传统道德和世俗权势的思考,孝子虽有居所,却无法与隐士的自由生活相比,权贵的车马在这里显得无处归属。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置酒烧枯叶,披书坐落花”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场景,展示出隐士的恬淡生活。最后“岁岁长如此,方知轻世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彻悟,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智慧和人生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展现了王绩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王绩的《策杖寻隐士》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世俗权势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繁华生活的赞美
D. 对权力的渴望
“置酒烧枯叶”中“烧枯叶”主要象征什么?
A. 废弃的生活
B. 享受生活的乐趣
C. 追求名利
D. 对自然的依赖
诗中提到的“新垂滋水钓”描述的是怎样的情景?
A. 繁华的市井
B. 悠闲的钓鱼生活
C. 忙碌的工作
D. 追逐权力的旅程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的生活,但王绩的诗更侧重于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