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霖曲

《秋霖曲》

时间: 2025-04-27 13:15:15

诗句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秋风苦雨暗九门。

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

阴精离毕太淹度,

倦鸟将归不知树。

愁阴惨淡时殷雷,生灵垫溺若寒灰。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貂裘玉食张公子,

炰炙熏天戟门里。

且如歌笑日挥金。

应笑禹汤能罪己。

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

焉得太阿决屏翳,

还令率土见朝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15

原文展示:

秋霖曲
作者:钱起 〔唐代〕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
秋风苦雨暗九门。
凤凰池里沸泉腾,
苍龙阙下生云根。
阴精离毕太淹度,
倦鸟将归不知树。
愁阴惨淡时殷雷,
生灵垫溺若寒灰。
公卿红粒爨丹桂,
黔首白骨封青苔。
貂裘玉食张公子,
炰炙熏天戟门里。
且如歌笑日挥金,
应笑禹汤能罪己。
鹤鸣蛙跃正及时,
豹隐兰凋亦可悲。
焉得太阿决屏翳,
还令率土见朝曦。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圣主因忧虑而不吃早饭,
秋风苦雨让九门显得阴暗。
凤凰池中泉水沸腾,
苍龙阙下生出云根。
阴气消散之后,水面太过深沉,
疲惫的鸟儿将归去,却不知归向何处。
愁苦的阴云惨淡,雷声轰鸣,
生灵沉没,犹如寒灰。
公卿们在红色的粒米和丹桂中享乐,
平民的白骨却被青苔覆盖。
穿着貂裘、享受美食的张公子,
在炰炙熏天的戟门之内。
不如在歌笑中挥洒金钱,
也应当笑禹汤能惩罚自己。
鹤鸣蛙跃正是合时之景,
豹隐匿兰花凋零亦是可悲。
怎么能让太阿山决断屏障,
还让四海之内见到朝阳。

注释:

  • 旰食:指早饭,旰为早。
  • 元元:指元气,常用来形容气象的清新。
  • 九门:指京城的九个城门,象征国家的安危。
  • 阴精:阴气或阴云,指天气阴沉。
  • 倦鸟:疲惫的鸟。
  • 殷雷:形容雷声急促而沉重。
  • 公卿:指当权者,贵族。
  • 黔首:指平民百姓。
  • 貂裘:指华丽的衣服。

典故解析:

  • 禹汤:指古代的帝王禹和汤,他们被认为是有德之君,能够惩罚自己的过失,意指君主应该以身作则。
  • 太阿:传说中的名剑,象征权力和决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号雪渔,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感悟,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秋霖曲》创作于唐代,时局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阴雨天气,抒发对国家与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当权者享乐生活的批评。

诗歌鉴赏:

《秋霖曲》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秋天阴雨连绵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困苦的关心。诗中开头几句以“君不见”引入,直指最高统治者的忧虑,接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阴郁、沉重的氛围。诗人在描写凤凰池的沸泉与苍龙阙下的云根时,似乎在暗示国家的动荡和不安。

诗中提到的“倦鸟将归不知树”,不仅映射了人们在困境中迷失的状态,也传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接着,诗人批判了当权者的奢华与享乐,描绘了“公卿红粒”和“黔首白骨”的对比,生动地呈现出社会的不公与对立,令人警醒。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于时局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整体而言,诗歌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关怀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引入话题,强调君主因国事忧虑而失去食欲。
  • 秋风苦雨暗九门:描述天气阴沉,象征国家的困境。
  • 凤凰池里沸泉腾:展现动荡不安的局势。
  • 苍龙阙下生云根:云根暗示不安定的根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生灵垫溺若寒灰”,形象地表现出民生困苦。
  • 对仗:如“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关注,揭示了当权者的奢华与民众的痛苦之间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不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寒冷与凋零,暗示国家的衰败。
  • 凤凰池:象征美好与希望,但因沸泉腾起而显得不安。
  • 倦鸟:象征归属与希望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主”因为什么而忧虑? A. 天气
    B. 国事
    C. 个人生活
    答案:B

  2. “生灵垫溺若寒灰”中的“寒灰”比喻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富饶
    答案:A

  3. 诗中“公卿红粒”和“黔首白骨”的对比反映了什么?
    A. 人民的富裕
    B. 社会的不公
    C. 自然的和谐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登高》:王之涣的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感悟。

诗词对比:

  • 《秋霖曲》与《春望》: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但《秋霖曲》更侧重于社会的阴暗面,而《春望》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品评》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和凝云春思,翻教阿母疑余似破瓜年,亦何须疑,直当信耳,作问疑词戏示琼草 踏莎行 踏莎行 用韵 踏莎行·辽萧后洗妆楼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其四 冬 踏莎行·元顺帝玉宸馆 踏莎行 次羡季师韵 踏莎行 腊月三日夜作 踏莎行 洙泾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整休 飠字旁的字 升跻 亅字旁的字 通仙 作浪兴风 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迸烟 不言而喻 悬旌万里 乚字旁的字 侃儿 相见以诚 提土旁的字 欲说还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