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6:45
送傅管记赴蜀军
作者: 钱起 〔唐代〕
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
主将早知鹦鹉赋,飞书许载蛟龙笔。
峨眉玉垒指霞标,鸟没天低幕府遥。
巴山雨色藏征旆,汉水猿声咽短箫。
赐璧腰金应可料,才略纵横年且妙。
无人不重乐毅贤,何敌能当鲁连啸。
日暮黄云千里昏,壮心轻别不销魂。
劝君用却龙泉剑,莫负平生国士恩。
这首诗的开头提到“终童之死”,意指后继无人,而“燕颔儒生”则指当今杰出的人才。接着提到主将早已知道鹦鹉的赋诗,象征着他对文学的才华,能够用飞书记录下如蛟龙般的才笔。接下来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和遥远的幕府。巴山的雨色掩盖了征帆,汉水的猿声在短笛声中悲鸣。提到赐予的玉璧和金腰带,暗示着他将会取得的成就和无与伦比的才华。接着提到乐毅和鲁连,显示出当时对人才的重视。最后以“日暮黄云千里昏”结尾,表达了即使分离也不会忘记壮志的情感,劝告朋友珍惜手中的龙泉剑,不要辜负一生的国士之恩。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活跃于晚唐,擅长五言律诗,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之际,作者以送别的情感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寄托了对国家和未来的期望。
《送傅管记赴蜀军》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当代才俊,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与珍视。开篇以“终童之死”引入,暗示后继无人的忧虑,接着引出“燕颔儒生”的俊逸,展现出对新一代人才的期待。主将的聪明才智和文学修养,又通过“鹦鹉赋”和“蛟龙笔”表达出对文才的赞美,给人以振奋的力量。
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峨眉玉垒”、“巴山雨色”,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象征着壮丽的前景与艰难的征途。作者通过“日暮黄云千里昏”的意象,表现出离别时的惆怅,然而“壮心轻别不销魂”却又彰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慕,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才的期许,强调珍惜与优秀人才的友谊,以及在困境中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颔儒生”指的是:
A. 年轻的将领
B. 俊逸的学者
C. 诗人本人
D. 战士
“峨眉玉垒”所描述的是:
A. 高山的景色
B. 战争的场景
C. 离别的情感
D. 文人的才华
诗中提到的“龙泉剑”象征什么?
A. 文采
B. 勇气与才能
C. 财富
D. 友谊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许,情感深邃而真挚,与钱起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和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前者更注重对历史的追怀,后者则更强调对当代人才的赞美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