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5:17
送奔医时亭往攸县省觐
——杨万里
雪恰来时子恰行,
白云飞边双眼明。
阿母几年不相见,
阿兄唤渠来作伴。
探囊半粒黄金丹,
湘南小儿开病颜。
江西两奔留不住,
并被湘南夺将去。
在雪正好降下的时候,你正好出发,
白云飘动间,双眼明亮如星。
母亲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
哥哥叫你来陪伴我。
掏出半粒黄金丹,
让湘南的小儿换回病容。
江西的两位奔医无法留下,
全被湘南夺走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家人思念与医者责任的表达。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晚号“天台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物抒情而著称,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独到见解使他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奔赴湘南的医者的送别,表达了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医治病患的责任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亲情和健康的渴望。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结合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开头的“雪恰来时子恰行”,用雪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带着一种送行的仪式感。白云飞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天空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流动。接着,诗人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思念,展现了对母亲和兄长的深情,表达了对团聚的期待和现实的无奈。
“探囊半粒黄金丹”一联,通过对医者的描写,表现出他在拯救他人健康方面的努力与无私奉献,反映出医者仁心的崇高理想。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江西奔医的惋惜,暗示了医者在救治病人时的艰辛与无奈,体现了社会对医者的需求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家庭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深具人文关怀。
诗歌通过对奔医的送别,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思念与对医疗事业的尊重,传达出人们对健康和团聚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阿母”指的是谁?
A. 妹妹
B. 妈妈
C. 妻子
D. 朋友
“探囊半粒黄金丹”中的“黄金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
B. 一种食物
C. 一种饮品
D. 一种珠宝
诗中提到的“湘南”是指哪个地区?
A. 江西以南
B. 湖南以南
C. 北京以南
D. 上海以南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杨万里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国事的关怀。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