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马陵

《登马陵》

时间: 2025-05-02 05:44:20

诗句

马陵一小山,远势有千里。

横略大东来,下饮昆仑水。

三月山气发,青天镜无滓。

擂鼓拜玉皇,阊阖焕丹紫。

百神俨冠佩,群龙翊阶戺。

上陈霸王略,下诉斯民否。

昏昏楚汉来,红尘闹白蚁。

呜呼粪土臣,清泪泻如驶。

古井塞海眠,修鳞蜕精髓。

万事合变化,浑沌何年死。

道人骨皮乾,微茫记甲子。

苦说唐年树,安知今谁是。

登高迫暮景,乾坤有高视。

不从赤松游,腥膻徒为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20

原文展示

马陵一小山,远势有千里。
横略大东来,下饮昆仑水。
三月山气发,青天镜无滓。
擂鼓拜玉皇,阊阖焕丹紫。
百神俨冠佩,群龙翊阶戺。
上陈霸王略,下诉斯民否。
昏昏楚汉来,红尘闹白蚁。
呜呼粪土臣,清泪泻如驶。
古井塞海眠,修鳞蜕精髓。
万事合变化,浑沌何年死。
道人骨皮乾,微茫记甲子。
苦说唐年树,安知今谁是。
登高迫暮景,乾坤有高视。
不从赤松游,腥膻徒为尔。

白话文翻译

马陵是一座小山,远望去可以看到千里之外。
从东方横过来,山下饮着昆仑的溪水。
三月的山气渐渐升腾,蓝天如镜,没有一丝尘埃。
擂鼓拜玉皇大帝,阊阖门前焕发着丹紫的光彩。
百神都佩戴着冠冕,群龙在阶梯上飞舞。
在这里讲述霸王的策略,问询人民的疾苦。
昏暗的楚汉之争,红尘中如同白蚁般喧闹。
唉,贪图小利的小人,泪水流淌如同奔流。
古井如同海洋般沉睡,修长的鳞片蜕去精华。
万事皆在变化之中,浑沌究竟何时会消亡?
道人骨骼干瘪,微弱的记忆如甲子般模糊。
苦苦回忆唐朝的树木,怎知如今谁还在。
登高望远,迫近黄昏的景象,天地间的视野广阔。
若不随赤松游玩,那些腥膻的事物又有什么意义?

注释

  • 马陵:马陵山,位于今山西省,古时为战场。
  • 昆仑水:昆仑山的水,象征着源远流长的文化。
  • 阊阖:古代宫门名,象征着盛大与庄重。
  • 霸王:指项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领袖。
  • 楚汉:楚汉之争,历史上著名的权力斗争。
  • 腥膻:指一些腥臭的事物,比喻不堪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鲁一同(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顺治年间,活跃于康熙年间。他的诗歌风格偏向于豪放洒脱,常以山水、历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权力更迭之时,鲁一同通过描绘古代的战争与历史的变迁,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与思考。

诗歌鉴赏

《登马陵》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开头以“马陵一小山”引入,表达了诗人远观壮阔的自然与历史的渊源。接着,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交织,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擂鼓拜玉皇”与“阊阖焕丹紫”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重与神圣。

在历史的层面上,诗中提及了楚汉之争,展示了历史的反复与人性的复杂。诗人通过“呜呼粪土臣,清泪泻如驶”表达了对庸臣的无奈与失望,呼唤对社会的反思与再生。后半部分则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提出“万事合变化,浑沌何年死”,展现了对命运与历史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的交错,传达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陵一小山,远势有千里:描绘马陵山的远景与壮阔。
  2. 横略大东来,下饮昆仑水:指自然的浩瀚与历史的源流。
  3. 三月山气发,青天镜无滓:春天的山气与洁净的天空形成对比,象征清新与希望。
  4. 擂鼓拜玉皇,阊阖焕丹紫:描绘古代祭祀场景,展现信仰的力量。
  5. 百神俨冠佩,群龙翊阶戺:神明与龙的形象,象征着权威与尊崇。
  6. 上陈霸王略,下诉斯民否:提及历史事件与民生疾苦,表现关怀与思考。
  7. 昏昏楚汉来,红尘闹白蚁:历史的纷争与社会的喧嚣形成对比。
  8. 呜呼粪土臣,清泪泻如驶:对庸臣的不满与悲愤之情。
  9. 古井塞海眠,修鳞蜕精髓: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变化。
  10. 万事合变化,浑沌何年死:探讨变化的常态与不确定性。
  11. 道人骨皮乾,微茫记甲子: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对历史的追忆。
  12. 苦说唐年树,安知今谁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今的迷茫。
  13. 登高迫暮景,乾坤有高视:登高俯瞰,展现对天地的感悟。
  14. 不从赤松游,腥膻徒为尔:表达对世俗事物的无奈与冷漠。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神俨冠佩,群龙翊阶戺”,形成音韵和谐。
  • 比喻:如“古井塞海眠”,将历史沉淀比作海洋的深邃。
  • 拟人:如“清泪泻如驶”,赋予情感以动态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庸臣的不满以及对生命变化的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陵:象征历史的战场与英雄的埋藏。
  • 昆仑水:代表着文化的源流与精神的寄托。
  • 玉皇:象征着统治与信仰的力量。
  • 霸王:历史英雄的代表,反映人性的复杂与斗争。
  • 古井:象征着过往的记忆与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登马陵》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鲁一同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昆仑水”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文化的源流
    C. 战争的遗迹
    D. 个人的情感

  3. 诗中“万事合变化,浑沌何年死”的意思是? A. 变化是常态
    B. 时间是固定的
    C. 历史是静止的
    D. 未来是可预见的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登马陵》: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反思,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登马陵》则融入更多历史的思考。
  • 《春望》与《登马陵》:两者都描绘了战争与社会的动荡,但《春望》更加强调个人的忧愁与国家的命运,而《登马陵》则探讨了历史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鲁一同诗文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史》

这些资源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与背景知识,帮助更全面地欣赏与解析鲁一同的《登马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贻文举 对梓树花 徐氏南园对雨 为方厓画山就题 寄杨廉夫 送马生 怀寄强行之常州学官 古诗一首奉送友仁贤良之京师 听袁员外弹琴(一首。有引) 凭阑人·赠吴国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屯粮积草 寅月 南腔北调 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二便 包含很的词语有哪些 牛结尾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虚心冷气 身字旁的字 精强力壮 河宗 聿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不知不觉 隐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