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59
清芬飘飏。偏与黄昏傍。
浴罢玉奴心宕漾。
小缀乌云髻上。
定瓷渍水初开。
春纤朵朵分来。
半晌鬓鬟撩乱,
不教贴上银钗。
清香在空气中飘荡,恰好伴随黄昏的来临。
洗浴之后,玉奴的心情波澜起伏。
小巧的花朵点缀在如云的发髻上。
瓷器般的肌肤在水中初显光泽。
春天的花朵一朵朵悄然绽放。
过了半天,发鬓和饰物已经凌乱,
不让银钗紧紧别上。
作者介绍:徐釚,清代诗人,名钚,字汝安,号沧洲,出生于福建。徐釚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描写自然和女性之美。
创作背景:这首《清平乐 咏茉莉》是徐釚对茉莉花的赞美,茉莉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常常与女子的形象相联系。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女子在洗浴之后的轻松与美丽,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感。
《清平乐 咏茉莉》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优雅意象的词作。诗中通过茉莉花的清香,描绘了黄昏时分女子的美丽和心情。开头的“清芬飘飏”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恬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黄昏之中。接下来的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女子沐浴后的愉悦与轻松,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女子的优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浴罢玉奴心宕漾”一句,传达出女子心情的波动,这不仅是生理上的洗浴,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她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表,还在于内心的愉悦与宁静。而“小缀乌云髻上”则将女子的发髻与乌云比拟,充满了诗意,暗示着她的美丽如云一般轻盈。
最后两句“半晌鬓鬟撩乱,不教贴上银钗”则反映了女子在美丽与凌乱之间的矛盾。她的美丽是自然流露的,而不是刻意雕琢的,显示出一种真实和自然的魅力。整首词作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女性美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茉莉花的清香和女子的美丽,表达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对真实、自然美的赞美。诗人强调内在情感和自然美的统一,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花的美丽?
“浴罢玉奴心宕漾”中的“玉奴”指代的是?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女子的发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釚的《清平乐 咏茉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着对女性美的描绘,但徐釚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失去的感慨与思念情怀。这种不同的情感基调,使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