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7:28
作者: 欧大任〔明代〕
秋风吹大漠,落日望长安。
北地霜威早,南庭朔气寒。
曲新传鼓吹,令肃驻旌竿。
汉节临戎重,胡笳出塞难。
扬鞭清瀚海,仗剑下楼兰。
日逐思鸣镝,天山速据鞍。
狼烟原上直,鸟阵谷中盘。
玉帐云初散,金河月正团。
军容光授钺,将略定登坛。
氛祲何时息,旄头夜夜看。
秋风吹拂着广袤的大沙漠,落日下我远望着长安。
北方的霜寒早已侵袭,南方庭院里也感到北风的寒意。
鼓声传来,乐声悠扬,命令士兵肃立在旗杆下。
汉朝的节令在战场上显得格外重要,胡人的笳声让人难以穿越边塞。
我扬鞭驰骋在浩瀚的海面上,手握宝剑下到楼兰。
我追逐日光与思念的箭矢,迅速在天山上备马。
狼烟在原野上直冲天际,鸟阵在山谷中盘旋回旋。
玉帐的云雾刚刚散去,金色的河流在月下显得特别圆满。
军队的容貌光辉照人,战略逐渐在战坛上形成。
什么时候这战乱的气氛才能平息?旄头在月夜中我日日夜夜地查看。
作者介绍:
欧大任,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是一位以边塞诗著称的文人。他的作品多描绘战场和边塞生活,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创作背景:
《出塞》创作于明代时期,正值边疆战争频繁之时,诗中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及对士兵生活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出塞》以雄浑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凉。诗的开头,秋风和落日描绘了一幅大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壮丽的氛围。接着,北地的霜寒和南庭的朔气相互映衬,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寒冷与孤独。诗中通过乐声的传递和军队的整齐,展现了战斗的紧张与激烈。
诗人在描写战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之情。从“日逐思鸣镝”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关注战场的形势,更在追寻着对故乡的思念。最后,诗人以“氛祲何时息,旄头夜夜看”作结,流露出对战争和平的渴望,带有一丝无奈与忧虑,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秋风吹大漠,落日望长安。
北地霜威早,南庭朔气寒。
曲新传鼓吹,令肃驻旌竿。
汉节临戎重,胡笳出塞难。
扬鞭清瀚海,仗剑下楼兰。
日逐思鸣镝,天山速据鞍。
狼烟原上直,鸟阵谷中盘。
玉帐云初散,金河月正团。
军容光授钺,将略定登坛。
氛祲何时息,旄头夜夜看。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争的关注与对家国的思念,揭示了一个战士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汉节”象征什么?
“狼烟”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出塞》更侧重于边塞的战争与士兵情感,而《登鹳雀楼》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理解《出塞》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