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8:21
糒吞天山雪,衣裂青海风。
前行几千里,不见单于宫。
走马脱辔头,所恃五石弓。
乡井岂不怀?简书戒命洪。
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熊。
铅刀异莫邪,所觊一割功。
这首诗描写了北方的严酷环境:食物像天山的积雪那样稀少,衣服被青海的狂风撕裂。行军几千里,却看不到单于的宫殿。我骑马行进,手中只握着五石弓,想念故乡的情感无法抑制。黄沙尘土扑面而来,我勇敢地奔向敌人,像猛兽一般。铅制的刀剑与神剑莫邪不同,我渴望能有一份功绩。
作者介绍:郑元祐,元代诗人,以豪放的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与战争情景,充满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在元代,边疆地区经常发生战争,诗人以北方边塞为题材,反映了士兵征战的艰辛与壮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敌人的挑战。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与英勇精神。开篇用“糒吞天山雪,衣裂青海风”展现了极端的环境,突显了士兵在艰难条件下的生存状态。诗中“前行几千里,不见单于宫”表达了长途跋涉的孤独与无奈,暗示了对敌人的渴望与不安。
接下来的“走马脱辔头,所恃五石弓”则展示了战士的勇气与信念,尽管身处险境,依然不忘自己的武器。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士兵心中对家乡的牵挂,尤其是在“乡井岂不怀?简书戒命洪”中,情感愈发真挚。
最后两句“黄尘触垒起,勇奋奔貔熊”与“铅刀异莫邪,所觊一割功”则再次展现了士兵的勇猛与斗志,表达了对荣誉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诗在酣畅的笔触中流露出战士的豪情与对理想的坚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历史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边疆战士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奋勇作战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士兵的英雄气概与对功绩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悲壮而豪迈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糒吞天山雪”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
诗中“乡井岂不怀”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元祐与王昌龄的《出塞》在主题上都关注边塞生活,但郑的作品更突出对环境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而王的诗则强调英雄的壮志与豪情,展示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