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33
雪诗八首
作者: 苏轼
高下横斜薄又浓,破窗疏户苦相攻。
莫言造物浑无意,好丑都来失旧容。
这首诗描绘了雪的不同状态,时而稀薄,时而浓密,四处弥漫。窗户破损,房屋稀疏,雪花在这些地方互相碰撞。不要以为自然造物没有意义,因为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万物都在失去原有的形态。
这首诗借雪描绘了自然的真谛,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诗中提到的“造物”可以联想到《老子》中的“道”,强调自然万物的无为而治,反映了道家哲学的思想。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雪天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人生的哲学思考。
苏轼的《雪诗八首》以雪为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独特见解。诗的开头通过“高下横斜薄又浓”描绘了雪的状态,既有高低的变化,又有稀薄与浓密的对比,展现了雪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变性。接着,诗人通过“破窗疏户苦相攻”进一步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窗户的破损与房屋的稀疏,仿佛暗示着人们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最深刻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以为自然没有目的,实际上好与丑都在失去原有的形态,暗示着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幻,以及人生的哲理。整首诗通过雪的描绘,带给读者一种沉静而深邃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和存在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传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接受与洞察,反映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强调了生与死、美与丑之间的相对性。
诗中“高下横斜薄又浓”主要描绘了什么?
“破窗疏户苦相攻”中,破窗和疏户象征了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