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诗八首

《雪诗八首》

时间: 2025-04-26 21:35:33

诗句

高下横斜薄又浓,破窗疏户苦相攻。

莫言造物浑无意,好丑都来失旧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33

原文展示:

雪诗八首
作者: 苏轼

高下横斜薄又浓,破窗疏户苦相攻。
莫言造物浑无意,好丑都来失旧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雪的不同状态,时而稀薄,时而浓密,四处弥漫。窗户破损,房屋稀疏,雪花在这些地方互相碰撞。不要以为自然造物没有意义,因为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万物都在失去原有的形态。

注释:

  • 高下:指雪的厚薄程度。
  • 横斜:形容雪花的方向,或雪的形态。
  • 破窗疏户:指窗户破损,房屋稀疏,环境的荒凉。
  • 苦相攻:形容雪花在互相冲撞、碰撞。
  • 造物:指自然界或上天的创造。
  • 无意:指自然的创造并不具备明确的目的。
  • 好丑:美与丑的对比。

典故解析:

这首诗借雪描绘了自然的真谛,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诗中提到的“造物”可以联想到《老子》中的“道”,强调自然万物的无为而治,反映了道家哲学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雪天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雪诗八首》以雪为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独特见解。诗的开头通过“高下横斜薄又浓”描绘了雪的状态,既有高低的变化,又有稀薄与浓密的对比,展现了雪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变性。接着,诗人通过“破窗疏户苦相攻”进一步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窗户的破损与房屋的稀疏,仿佛暗示着人们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最深刻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以为自然没有目的,实际上好与丑都在失去原有的形态,暗示着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幻,以及人生的哲理。整首诗通过雪的描绘,带给读者一种沉静而深邃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和存在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下横斜薄又浓:描述雪的不同层次与状态,展现其丰富的变化。
  2. 破窗疏户苦相攻:通过破窗与稀疏的房屋,传达一种寒冷与孤独的氛围。
  3. 莫言造物浑无意:劝诫人们不要轻易判断自然的意图。
  4. 好丑都来失旧容:强调万物皆在变化之中,美与丑并无固定形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下”、“薄又浓”形成鲜明对照。
  • 拟人:将雪的状态和环境描绘得生动,仿佛有情感在其中。
  • 象征:雪象征着无常与变化,反映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传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接受与洞察,反映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强调了生与死、美与丑之间的相对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无邪,亦可寓意无常、冷漠。
  • 窗户:象征人们的内心状态,破损即为孤独、无助。
  • 房屋:代表庇护与安全,稀疏则暗示失落与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下横斜薄又浓”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雪的层次与状态
    • B. 人的情感
    • C. 生活的琐事
  2. “破窗疏户苦相攻”中,破窗和疏户象征了什么?

    • A. 幸福与快乐
    • B. 孤独与寒冷
    • C. 美好的未来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自然的无常与人生的哲理
    • B. 对雪的赞美
    • C. 对生活的不满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自然为题材,表现了坚韧与美的结合。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晚的景象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指南》

相关查询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杂诗二十七首 潮州赠刘大夫 梁洁夫幽居林宇靓深画幽邃不类贵第宛然山林 峭寒轻(赏残梅)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赠胡珵隐君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忠言奇谋 非字旁的字 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伴姑 厄字旁的字 伤痍 管家婆 照葫芦画瓢 金童 应接如响 身字旁的字 念念不释 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口巧手拙 灵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