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5:22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
皇甫冉 〔唐代〕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
言过细阳令,一遇朗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
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
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
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在千里之外独自旅行的日子里,我不禁思念起与我同行的朋友。言谈间回忆起细阳令,偶然间遇到了朗陵公。清白的节操超越了众多士人,古风的文采传承至今。街坊邻里都知道世事的变化,田野间则感受到丰收的年头。我此刻的道路还在这里,前方的路途却尚未尽头。江水与天空在岘山北边交汇,游子的思绪满溢在巴东。梦境中的小洲在夕阳下愁绪缠绵,晴朗的山丘在远方的视野中延展。惟愿感叹我们身世的不同,漂泊在楚地的云端之中。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以抒情和清新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此诗写于诗人途经南阳时,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社会变化的感慨。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理想政治和人生的追求。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是皇甫冉的一首抒情诗,诗中展现了强烈的孤独感及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千里独游日”引入,表达了在漫漫旅途中孤独的心情。接着提到“细阳令”和“朗陵公”,不仅是对友好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人在描写自我情感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显示了他对清白节操和古风文采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江天、山丘、梦渚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孤寂的氛围,反映出游子在外的愁苦与无奈。最后几句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切联系,抒发出内心的感慨与哲思,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变化的观察。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和未来的期待。
诗人提到的“朗陵公”指的是谁?
诗中“吾道方在此”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梦渚夕愁远”中的“梦渚”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