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26:47
上路各乘轩,高明尽鸣玉。
宁知涧下人,自爱轻波渌。
在山路上,各自乘坐着华美的车马,耳边传来高亢的乐声。
哪里知道山涧下的人,正喜爱那轻轻荡漾的波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比,表达了不同生活境遇下人们的情感与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常游山玩水,诗人通过描写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观的对比,反映人们内心的情感和追求。
《山中五咏·南涧》通过描绘两种不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喧嚣的思考。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上路各乘轩”,这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和繁华生活的同时,却对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漠不关心。接下来提到的“高明尽鸣玉”,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丽的乐声,与繁华的车马形成鲜明对比。
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山涧下的景象,诗人以“宁知涧下人,自爱轻波渌”表达了在自然中生活的人们,对轻波荡漾的宁静自得的喜爱。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也引发了对生活意义的思考。诗歌通过简单的字句,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在追求外在繁华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内心真正的渴望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提示人们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比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上路各乘轩”所描绘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人们的繁华生活
c) 诗人的孤独
“高明尽鸣玉”中的“鸣玉”比喻了什么?
a) 车马的声音
b) 乐器的声音
c) 水流的声音
诗中“涧下人”所代表的生活状态是?
a) 喧嚣
b) 宁静
c) 繁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相比,皇甫冉的《南涧》更加强调了生活的对比,王维则更多地呈现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二者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