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时间: 2025-05-10 18:45:03

诗句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

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揭厉朝将夕,潺湲古至今。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8:45:03

原文展示: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皇甫冉 〔唐代〕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
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揭厉朝将夕,潺湲古至今。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白话文翻译:

在惊险的湍流中,水流不断地奔涌,夜晚我在这溪边,认出了那云雾缭绕的山峰。
长长的溪流蜿蜒,水浅沙细,有时因为山中雨水的降临而变得深沉。
我与你相别,似乎只隔着七里路,却更能感受到那五湖四海的心意。
清晨的风与傍晚的雨,潺潺流水声从古至今不断流淌。
花源的地方,如果你愿意,虽然路途遥远,我依然会去寻找你。


注释:

字词注释:

  • 惊湍:惊险的急流。
  • 不极:不断地。
  • 夜度:夜晚经过。
  • :辨认、识别。
  • 云岑:云雾缭绕的山峰。
  • 长带:长长的带状河流。
  • 溪沙:溪流中的沙子。
  • 方同:相隔的意思。
  • 七里路:指距离。
  • 更遂:更加追随、更加感受到。
  • 揭厉:清晨的风。
  • 潺湲:水流声。
  • 古至今:从古到今。
  • 花源:花的源头,象征美好的地方。
  • 君若许:如果你愿意。

典故解析:

“七里路”和“五湖心”常被用来表达距离与情感的联系,前者指代物理距离,后者则代表心灵的相互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其作品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情感的交融,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蒋逸人归义兴山之际,诗人借助溪流与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蒋逸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开篇“惊湍流不极”,即以动感的水流揭开序幕,唤起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仿佛置身于那奔腾而下的溪水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神秘。接着“夜度识云岑”,在黑夜中,诗人又能辨认出那高耸的山峰,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熟悉和对友人归途的思索。

诗中提到“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通过对溪流状态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情绪。同时,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友情的寄托,“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不仅仅是距离的描述,更是心灵相通的象征,表现了尽管相隔千里,彼此的心仍然紧密相连。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展现了唐代诗歌特有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惊湍流不极:开头以“惊湍”描写水流的急促,给人以紧迫感。
  2. 夜度识云岑:夜晚中仍能辨认出山峰,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
  3. 长带溪沙浅:描绘溪水与沙滩的景象,突显自然的宁静。
  4. 时因山雨深:山雨的降临使溪水变深,象征着变迁与无常。
  5. 方同七里路:距离虽近,但思念却可能更远。
  6. 更遂五湖心:表现情感的深厚,心灵的交流。
  7. 揭厉朝将夕:早晨与傍晚的交替,时间的流逝。
  8. 潺湲古至今:流水声从古至今,表达了永恒的感情。
  9.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即使相隔遥远,仍愿意追寻友人,象征了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七里路”与“五湖心”将距离与情感结合。
  • 拟人:流水声被赋予了时间的特性,体现了流逝的哲理。
  • 对仗:如“朝将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融汇,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真挚与永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湍流:象征变化与动荡,暗示人生的无常。
  • 云岑:象征高远与理想,代表诗人与友人间的精神追求。
  • 溪沙:自然的宁静,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安逸。
  • 山雨: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化与情感的波动。
  • 五湖:象征广阔的情感与无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惊湍”主要指什么?

    • A. 平静的溪流
    • B. 急流湍急的水
    • C. 雨水的涌动
    • D. 风的轻柔
  2. “长带溪沙浅”表达了什么样的状态?

    • A. 水深沙厚
    • B. 水浅沙细
    • C. 水流湍急
    • D. 沙土干燥
  3. 诗中提到“花源君若许”是什么意思?

    • A. 如果你愿意
    • B. 如果有花源
    • C. 如果你不愿意
    • D. 如果有朋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人情冷暖;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注重豪放的情感表达。皇甫冉的这首诗则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蕴含了浓厚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温柔与宁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理解《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有所帮助!

相关查询

雪夜放舟中湖宿独山小庄偶题 纵壑轩 灯下书怀 为两足虎作歌诗 咏桐诗 园树有巢鹊戏以咏之 咏石榴诗 咏阶前萱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涡旋 尸位病民 守结尾的成语 点头会意 薏苡之谗 齐字旁的字 包含字的词语有哪些 想思 反犬旁的字 寄身 乙字旁的字 诵德 推潭仆远 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此时无声胜有声 頁字旁的字 枕黮藉糟 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