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

时间: 2025-05-02 07:52:36

诗句

君不见边孝先,才得午枕一觉眠。

便遭弟子嘲便便。

又不见马季长,横经高堂坐绛帐,背后女乐盈妖妍。

青春一去少者老,白发不分愚与贤。

试看刻苦要称天下士,何如落魄且作地行仙。

东风来习习,新月照娟娟。

若逢花解语,须用酒为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36

原文展示: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 黄公度 〔宋代〕

君不见边孝先,才得午枕一觉眠。 便遭弟子嘲便便。 又不见马季长,横经高堂坐绛帐, 背后女乐盈妖妍。 青春一去少者老,白发不分愚与贤。 试看刻苦要称天下士,何如落魄且作地行仙。 东风来习习,新月照娟娟。 若逢花解语,须用酒为年。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见过边孝先,刚刚得到一个午睡的机会。 就被弟子们嘲笑他肚子大。 你又没见过马季长,在高堂上横放经书,坐在绛红色的帐幕中, 背后是充满妖艳的女乐。 青春一旦逝去,年轻人也会变老,白发不会区分愚笨与贤能。 看看那些刻苦努力想要成为天下士的人,还不如落魄时做个地上的行仙。 东风轻轻吹来,新月静静照耀。 如果遇到能解语的花,就要用酒来庆祝这一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边孝先:东汉时期的学者,以博学著称,但也有懒散的一面,常被弟子嘲笑。
  • 便便:形容肚子大的样子。
  • 马季长:东汉时期的学者,以教授经学著称。
  • 绛帐:红色的帐幕,常用于形容学者的讲堂。
  • 妖妍:妖艳美丽。
  • 地行仙:道教中的神仙,指在人间行走的仙人。

典故解析:

  • 边孝先的典故:边韶,字孝先,东汉时期的学者,有一次白天睡觉,弟子们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 马季长的典故:马融,字季长,东汉时期的学者,他在讲学时,背后常有女乐伴奏,场面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熟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公度在春日有感而发,寄给友人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孝先和马季长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态度的思考。边孝先的懒散和马季长的华丽,都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选择和结果。诗人认为,青春易逝,白发不分愚贤,因此,刻苦追求名声不如随遇而安,享受生活。诗中的“东风来习习,新月照娟娟”描绘了春日的宁静美景,而“若逢花解语,须用酒为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不见边孝先,才得午枕一觉眠。便遭弟子嘲便便。
    • 通过边孝先的例子,说明即使是有学问的人,也可能因为懒散而受到嘲笑。
  2. 又不见马季长,横经高堂坐绛帐,背后女乐盈妖妍。
    • 通过马季长的例子,展示了另一种生活状态,华丽而充满诱惑。
  3. 青春一去少者老,白发不分愚与贤。
    • 表达了时间的无情,青春逝去,人们都会老去,不分智愚。
  4. 试看刻苦要称天下士,何如落魄且作地行仙。
    • 对比了刻苦追求名声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后者更为自在。
  5. 东风来习习,新月照娟娟。
    • 描绘了春日的宁静和美丽,营造了一种平和的氛围。
  6. 若逢花解语,须用酒为年。
    •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遇到美好的事物应该用酒来庆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边孝先和马季长的对比,展示了人生的不同选择和结果。
  • 拟人:“若逢花解语”中的“花解语”赋予了花以人的特性,增加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态度的思考,认为随遇而安,享受生活比刻苦追求名声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新月:初升的月亮,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美好。
  • 花解语:赋予花以人的特性,象征着美好和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边孝先是因为什么被弟子嘲笑? A. 懒散 B. 肚子大 C. 不读书 D. 不讲课 答案:B

  2. 诗中的马季长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提到的? A. 在讲学时 B. 在睡觉时 C. 在饮酒时 D. 在旅行时 答案:A

  3. 诗人认为刻苦追求名声不如什么? A. 随遇而安 B. 刻苦学习 C. 追求女乐 D. 追求权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态度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探讨了人生的选择和态度,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歌的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同明府章送沈秀才还石门山读书 饮茶歌送郑容 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 杂寓兴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湛处士枸杞架歌 赠融上人 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 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贴纳 恶作 失眠 格开头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包含泣的词语有哪些 分店 幾字旁的字 材能兼备 插翅难飞 歹字旁的字 卖剑买琴 三撇旁的字 因地制宜 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庐山真面目 单耳刀的字 鱼茧 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