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44
原文展示:
野意楼前满,秋声树杪回。岁华行老矣,午梦思悠哉。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
白话文翻译:
楼前的野趣盈满,秋天的声音在树梢回荡。岁月匆匆老去,午后的梦境悠长。平凡的生活甘愿被抛弃,时常庆幸能自由往来。不才的诗篇积压如债,多病的身体成了酒的媒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秋日的午后,诗人于楼上静思时所作,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感受到岁月匆匆,生活平凡无奇时所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野意”、“秋声”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岁华行老矣”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而“午梦思悠哉”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悠闲生活的情感。后两句“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往来的渴望。最后两句“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病痛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对平凡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岁华行老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C. 对平凡生活的厌倦 答案:B
“不才诗有债”中的“债”比喻什么? A. 债务 B. 诗作多 C. 病痛 答案:B
诗中“秋声树杪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