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0:12
原文展示: 避暑寓只园,黎明茺远村。桑麻迷杜曲,鸡犬散桃源。迳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幽怀未能惬,城郭已朝暾。
白话文翻译: 为了避暑,我住在只园,黎明时分离开遥远的村庄。桑麻的景象模糊了杜曲,鸡犬的声音散布在桃源般的地方。小径上的草细细地将要合拢,溪流深邃而不喧哗。我内心的幽静情怀未能完全满足,城市的轮廓已经迎来了朝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避暑时的清晨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疏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作者为了避暑而选择了一个远离城市的田园居住,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田园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桑麻迷杜曲,鸡犬散桃源”描绘了一个模糊而又宁静的田园风光,而“迳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幽怀未能惬,城郭已朝暾”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不完全满足,以及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疏离感。通过描绘清晨的田园景象,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只园”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园林名 C. 一个避暑的地方 答案:C
诗中的“桃源”比喻什么? A. 一个地名 B. 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C. 一个繁华的城市 答案:B
诗中的“幽怀未能惬”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宁静生活的完全满足 B. 对宁静生活的不完全满足 C. 对城市生活的完全满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公度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