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3
白烟昼起丹灶,
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
一鸡啼破晴云。
风呼山鬼服役,
月照衡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
洞深人咽丹霞。
白天,白烟在丹灶上袅袅升起,
红叶在秋天的阳光下写下篆书的字迹。
二十四座山岩高耸于天际,
一声鸡鸣打破了晴朗的云层。
风呼唤着山中的鬼神来服役,
月光照耀下,衡薇花儿悄然盛开。
江水温暖,客人们在寻觅瑶草,
洞穴深邃,人们因丹霞而赞叹不已。
作者介绍:王贞白,唐代诗人,性格洒脱,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道家思想,风格多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山川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体现了他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感。
《仙岩二首》是王贞白的一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诗中开头的“白烟昼起丹灶”便引人入胜,描绘出一个炼丹的仙境,令人向往。接着的“红叶秋书篆文”则用秋天的红叶作比喻,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的结构层次分明,由自然到人,最后回归自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二十四岩的巍峨与鸡啼的清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而“风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结花”则更是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仿佛在呼唤着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整首诗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省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灶”主要指什么?
A. 炼丹的炉灶
B. 烹饪的厨房
C. 祭祀的场所
D. 水源
“江暖客寻瑶草”中“瑶草”象征什么?
A. 一种普通草药
B. 美好与珍贵
C. 荒野中的植物
D. 普通的花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贞白的《仙岩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贞白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抒情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