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5:02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清澈的水面映着明亮的秋月,南湖上有人采摘白色的水草。荷花娇羞得似乎要开口说话,愁苦的情绪刺痛了荡舟的人。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描绘秋月、荷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体现了唐代诗歌常见的“借景抒情”手法。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个性洒脱,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自然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李白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美景的同时,内心却因某些情感而感到惆怅,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渌水曲》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两句“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秋夜湖景,水面如镜,月光洒在水面上,映出清澈的波光。此时的自然景色显得极为美丽,给人以宁静的享受。然而,接下来的“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则转向了情感的抒发,荷花的娇羞使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而“愁杀”二字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难以言说的心情。整首诗在清雅中透着一丝忧伤,反映出李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草是什么?
A. 荷花
B. 白蘋
C. 芦苇
D. 莲花
“愁杀荡舟人”中的“愁杀”是什么意思?
A. 非常快乐
B. 深深的愁苦
C. 情感丰富
D. 非常生气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