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时间: 2025-07-27 07:51:18

诗句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

黄叶一离一别,

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51:18

原文展示: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秋风飒飒鸣条,
风月相和寂寥。
黄叶一离一别,
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渐出高岸,
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
空馀泪滴回潮。

白话文翻译:

在秋风中,柳条轻声吟唱,
风与月在寂静中相互映衬。
黄叶纷纷离去,唤起离别的愁绪,
青山在日出日落间反复出现。
寒江渐渐从高岸流出,
古老的树木仍矗立在断桥旁。
明天的行人已经远去,
只留下我独自的泪水滴落在潮水上。

注释:

  • 飒飒: 形容秋风吹动的声音,轻快而清脆。
  • 鸣条: 柳条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
  • 风月: 指自然景色,风和月亮的交融。
  • : 离开,分别。
  • : 离别,告别。
  • 渐出: 逐渐流出,指江水从高处流下。
  • 高岸: 高高的岸边。
  • 古木: 古老的树木。
  • : 靠着,依偎。
  • 断桥: 破损的桥,象征着不再完整的关系。
  • 空馀: 剩下,留下的。
  • 回潮: 潮水的回流,象征着情感的反复。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诗中的意象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离别的深刻感受,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古代诗词中常常使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刘长卿在此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伯龙,唐代诗人,号称“诗宗”,以写景抒怀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秋,可能是作者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社会环境方面,唐代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裕,诗人们常借景抒情。

诗歌鉴赏: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思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离别时的惆怅。首句“秋风飒飒鸣条”以生动的声音描绘了秋风的到来,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清冷与寂寥。接下来的“风月相和寂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使人感受到即使风月共存,却还是无法驱散心中的忧伤。

诗中“黄叶一离一别”一句,直接将自然景象与离别情感融为一体,黄叶象征着即将逝去的青春与友情,而青山的“暮暮朝朝”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在这种背景下,寒江与古木的描写,既表现了无情的自然,也暗含着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更是情感的高潮,明日行人即将远去,留下的只有孤独的泪水,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表达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飒飒鸣条: 描绘秋天的风声,伴随着柳条的轻声。
  2. 风月相和寂寥: 自然的美妙却也让人感到孤独。
  3. 黄叶一离一别: 离别的愁绪如同秋叶一般飘落。
  4. 青山暮暮朝朝: 反复出现的青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5. 寒江渐出高岸: 描写寒江流出高岸,暗示着离别的无情。
  6. 古木犹依断桥: 古老的树木依旧在,象征着过去的记忆。
  7. 明日行人已远: 明天行人将离去,暗示着分别的来临。
  8. 空馀泪滴回潮: 只剩下泪水,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 描述风和月的和谐,以增强情感色彩。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离别的愁苦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 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黄叶: 象征着离别、失去与怀旧。
  • 青山: 代表着永恒与不变,反衬人事的变化。
  • 寒江: 寒冷的水流象征着孤独和时间的冷漠。
  • 古木: 象征着记忆与过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黄叶”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离别
    • C. 快乐
    • D. 成长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宁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忆秦娥·娄山关》

诗词对比:

  • 刘长卿与王维的送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运用淡远的自然意象,而刘长卿则通过直白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更直接的孤独与惆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格律与鉴赏》

相关查询

如梦令 临江仙 忆秦娥(至节赴郡会,赦到) 春怨 南乡子 促拍丑奴儿(水仙) 杏花天 减字木兰花(秋日饮酒香山石楼醉中作) 菩萨蛮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画沙聚米 包含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衙的词语有哪些 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西二府 口体之奉 音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食为民天 士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日薄西山 秽浊 幼君 治国安邦 各霸一方 支支喳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