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2:07
只言城市无佳处,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
全诗翻译:只说城市里没有什么好的地方,但南湖却是我几次游玩的好去处。好雨在晴天的时候,三月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黄莺啼叫之后,百花也都停止了盛开。老猿喜欢饮酒,总是依偎在我身旁,野马与人亲近,总是缠着我的头发。不愿意在池边沉醉,想看看水中的生死变化。
诗中提到的“啼莺”和“百花”,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暗指春天的短暂和即将逝去的美好时光。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涪翁,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之弟。苏辙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是春雨滋润万物、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到的压抑与南湖的游玩乐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写城市与南湖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无奈。首句“只言城市无佳处”,开篇即直入主题,透露出城市生活的乏味。而“南湖几度游”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自然,表现出作者对南湖的喜爱与依恋。接下来,诗人通过“好雨晴时三月尽”描绘了春季的美丽时光,和黄莺的啼叫,形成鲜活的春天画面。然而,随后的“百花休”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渗透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惆怅。诗中的“老猿”和“野马”则是自然中的生灵,象征着自由与和谐。最后一句“不肯低回池上醉”,表达了作者不愿沉醉于短暂的美好,而是希望去理解生命的变化与轮回,体现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城市和自然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短暂春光的惋惜,反映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的什么情感?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B
“啼莺到后百花休”中的“休”字表示什么?
A. 开花
B. 停止
C. 凋谢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南湖”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城市的繁华
C. 生活的无奈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