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10
浪淘沙 其二 题嘉定江伊人《海天吟啸图》
作者: 黄钧宰 〔清代〕
千古几词雄,把卷临风。
铜琶铁板大江东。
只恐夜深星斗落,惊却蛟龙。
我亦喜雕虫,莫问穷通。
仙人招手碧云中,
十二万年心不死,
海阔天空。
全诗翻译:
千古以来,能写出雄浑词句的人不多,我在风中展开卷轴吟诵。
大江东流,如同铜琶铁板般激荡。
只怕夜深了,星斗会陨落,惊扰了蛟龙的安宁。
我也喜欢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不必在意成败。
仙人正在碧云中招手,
我那不死的心,已十二万年,
纵情于广阔的海天之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钧宰(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他的诗常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集、诗词创作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由与永恒的追求。
《浪淘沙 其二》是黄钧宰在描绘江河壮丽景色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诗的开篇“千古几词雄,把卷临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自己在该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接着用“铜琶铁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浩荡东流的江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
“只恐夜深星斗落,惊却蛟龙”一句,透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诗人对夜空的想象,似乎在暗示着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而随后的“我亦喜雕虫,莫问穷通”,则转而表现一种洒脱的态度,强调了对微小事物的欣赏与对成败得失的淡然。
最后两句“仙人招手碧云中,十二万年心不死,海阔天空”,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更揭示了生命的无限与永恒。整首诗在豪放与细腻之间游刃有余,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诗歌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铜琶铁板”比喻了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江水的声音
C. 夜空的星斗
“我亦喜雕虫,莫问穷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成败的执着
B. 对小事的珍视
C. 对自然的恐惧
诗歌的最后一句“海阔天空”体现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无奈
B. 自由与可能
C. 历史的沉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钧宰的《浪淘沙 其二》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多表现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强调对生命的豪迈与不羁。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但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黄钧宰的《浪淘沙 其二》,并从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美感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