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4:48
浪淘沙 红棉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羞入绮罗丛。高干摩空。
倚天照海醉颜红。
脱尽江南儿女态,不嫁东风。
春事苦悤悤。心事谁同。
贞姿一任火云烘。
合向越王台下住,那辨雌雄。
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开头的“羞入绮罗丛”,意指不愿意沉迷于华丽的景致;“高干摩空”描绘了高耸的棉花与天空的接触。接下来的“倚天照海醉颜红”则形象地表现出在阳光照耀下的红棉花,展现出一种醉人的美丽。之后的“脱尽江南儿女态,不嫁东风”,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拒绝被束缚的决心。接着“春事苦悤悤”,表达了对春天的惆怅与心事;而“心事谁同”则是对孤独的感叹。最后一句“合向越王台下住,那辨雌雄”则让人联想到历史与爱情的交织,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7-1969),字少白,号筠溪,浙江人。曾任职于多所高校,致力于古代诗词的研究和创作。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内心充满复杂情感,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感到无奈和惆怅。红棉象征着坚韧与美丽,但诗中反复表现的孤独感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思。
《浪淘沙 红棉》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用“羞入绮罗丛”引入,展现出对奢华环境的拒绝,显得清新脱俗。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红棉花的美丽,借此表达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
然而,诗中那份“脱尽江南儿女态,不嫁东风”的决绝,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束缚的拒绝。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却也伴随着心中的苦闷与孤独,这种情感在“春事苦悤悤,心事谁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以“合向越王台下住,那辨雌雄”结尾,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红棉为象征,传达了坚韧与美丽,但也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对传统束缚的拒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羞入绮罗丛”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事苦悤悤”中“苦悤悤”指的是什么?
诗中“合向越王台下住”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的题材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与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