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3:07
关山
作者: 陶廷珍 〔清代〕
秦中门户瞰临洮,
万仞崇冈压巨鳌。
凿险路分鹑首隘,
盘空人俯陇头高。
云移绝壁开熊馆,
雪满长沟设虎牢。
此去凉州风土近,
马肥苜蓿酒蒲桃。
全诗翻译:
在秦地的山门俯视临洮,
高耸的崇冈如同巨鳌般压迫。
险峻的道路分开了鹑首的隘口,
行人从高处俯瞰陇头的景色。
云雾飞动,绝壁间开辟出熊的栖息地,
长沟里积雪覆盖,像是设置了虎的牢笼。
从这里前往凉州的风土更加接近,
马儿肥壮,吃着苜蓿,喝着蒲桃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熊馆”与“虎牢”皆是用来形容险要之地,体现诗人对自然地理的敏锐观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陶廷珍,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关山》创作于陶廷珍对西部山河的游历之际,诗中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状况,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这首《关山》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秦中险峻的山河风貌。诗人在描绘大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旅途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开篇即以“秦中门户”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宏伟的气氛,仿佛让读者置身于壮丽的山川之间。接下来的“万仞崇冈压巨鳌”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高山的巍峨与威严。
在描写道路险峻的“凿险路分鹑首隘”中,诗人用“鹑首”这一形象,传达出山道的艰难和险峻。而“云移绝壁开熊馆,雪满长沟设虎牢”则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壮观。最后的几句回归人文,提到“凉州风土近”,不仅指地理上的接近,更暗含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表现了豪情与壮志,给人以启迪,仿佛在呼唤着人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思索,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万仞崇冈”比喻什么?
A. 高山
B. 巨鳌
C. 苍鹰
诗中提到的“凉州”象征着:
A. 荒凉
B. 富饶
C. 危险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恐惧
B. 崇敬与热爱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同样描绘了壮丽的山河,但其更侧重于抒发豪情壮志,而陶廷珍的《关山》则融合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生哲思,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