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11
蓦山溪(谯园饮酒为守令作)
晁补之 〔宋代〕
谯园幽古,烟锁前朝桧。
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
史君才誉,金殿握兰人,
将风调,改荒凉,便是嬉游地。
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
司马更堪怜,掩金觞琵琶催泪。
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
汝南周,东阳沈,劝我如何醉。
谯园古幽,烟雾锁住了前朝的柏树。
在枣红色的树叶摇落之际,园中只剩下几株苍翠的树木。
史君才华横溢,金殿中握着兰花的人,
把风调雨顺带来,改变了荒凉的景象,这里便成了游玩之地。
刘郎不必询问,桃花在你离去后是否还会再开。
司马更令人心痛,掩面痛饮金觞,琵琶声催人泪下。
愁苦来临却无法醉倒,不醉又该如何应对这愁苦,
汝南的周公,东阳的沈郎,你们劝我如何才能醉呢?
作者介绍:晁补之(1056-1121),字希夷,号阮亭,宋代词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晁补之任职守令期间,时值国家动荡,个人心境复杂,借酒抒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晁补之通过描绘谯园的古幽景致,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诗中以“烟锁前朝桧”开头,意境幽深,表现了对历史的缅怀与感慨。随着“摇落枣红时,满园空几株苍翠”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意境,枣红的色彩与苍翠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接着,诗中提到的“史君才誉”和“金殿握兰人”,暗指那些掌控权力的人,他们的风调雨顺却未能改变周遭的荒凉,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通过“刘郎莫问,去后桃花事”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桃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桃花事”则引发对过往的深情回望。
在最后几句,诗人以“愁来不醉。不醉奈愁何”点明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于愁苦的无能为力,尽管有朋友的劝酒,却难以解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酒为媒,抒发对历史的追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个人愁苦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史君”是谁?
“摇落枣红时”中的“枣红”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蓦山溪》均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探讨了时间、生命与情感的主题,展现出宋代词人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