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38
更耽搁芦花偎絮。燕子楼台,柳条门户。
暮雨宵小,那是才唱,奈何许。
劝君行矣,莫怅暮天云树。
树解甚么来,会做出多情如此。
日暮。征鸿不见,只见鹧鸪无数。
难行得也,算多谢这番分付。
汝也不合出山来,替人去声声为主。
剩只有蛮笺题字,言愁覼缕。
更是耽搁在芦花旁,依偎着飞絮。燕子飞舞的楼台,柳条拂动的门户。
暮雨轻轻洒落,夜色渐深,那是刚刚唱起的曲调,怎么能如此无奈。
劝你快去吧,别在这黄昏时分对着云树感到惆怅。
树木又能理解什么呢,竟然会如此多情。
日落时分,远飞的鸿雁不见踪影,只见无数的鹧鸪在鸣叫。
难以再行,算是多亏了这一番的嘱托。
你也不该出来,替别人去声声为主。
剩下的只有那薄薄的信纸,写下愁苦的字句。
“征鸿”常用来比喻远行或离别,蕴含着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鹧鸪”则是哀伤的象征,常与思念、愁苦相连。
作者介绍:陈衍,清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抒情见长,情感细腻,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士人常通过诗词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此诗反映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惆怅与对离别的感慨。
《长亭怨慢》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情景中,透过自然景物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以“芦花”和“飞絮”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 melancholic 的环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挣扎。接下来的“劝君行矣”更是点出一种无奈的分别情感,尽管心中不舍,但生活仍需继续。诗中反复提及的“树”与“鹧鸪”不仅是自然意象的呼应,更是情感的象征,表达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逐步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执念,是清代词坛中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离别的忧伤与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人类对情感的复杂理解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征鸿”象征着:
A. 归来
B. 离别
C. 自由
D. 旅行
“劝君行矣,莫怅暮天云树”中的“怅”意为:
A. 高兴
B. 失落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