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8:20
《长亭怨慢 送春》
作者: 刘师培
听一曲歌残金缕。沈沈帘幕,东风暗度。
闲门嫣红,万点惨无主。恹恹人病,弄得春光迟暮。
看九曲阑干,已无复流莺软语。
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
游丝横路。那挽得韶华小住。
阅几番芳事飘零,又化作漫天飞絮。
晓梦画楼西,啼血谁怜杜宇。
听着一曲金缕歌声已残。帘幕沉沉,东风暗暗吹过。
闲庭的红花,万点凋零无主。人病得无精打采,春光也随之迟暮。
看那九曲栏杆,已再也听不见流莺的柔软歌语。
春天已经离去,落花流水,春归究竟何处?
游丝横在路上,谁能留住这美好的时光?
经历了多少春华秋实,终究化作漫天飞絮。
清晨的梦里,画楼西边,啼叫的杜鹃谁来怜惜?
在古代文学中,杜鹃鸟的啼叫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离别与悲伤。诗中提到的“杜宇”,不仅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还表现出对逝去春光的无奈与惆怅。
作者介绍:刘师培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期,正值清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表现对生命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长亭怨慢 送春》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伤感与对春天的无限怀念。诗的开头通过“听一曲歌残金缕”引入,展现了一种音乐的残缺感,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失落。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沉闷的环境,帘幕沉沉,东风暗度,给人一种忧伤的氛围。
“闲门嫣红,万点惨无主”通过色彩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凋零与失落。接下来,诗人看着九曲的栏杆,感叹流莺的歌声已不再,春天的离去令他倍感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在“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中达到高潮,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春天的无尽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听一曲歌残金缕”中的“金缕”指的是什么?
“恹恹人病”中的“恹恹”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