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其三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0:05:10

诗句

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

雨中驱马去,非是独伤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5:10

原文展示:

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
雨中驱马去,非是独伤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谣言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思念。在雨中驱马离去,心中感到的并不仅仅是离别的伤感。

注释:

  • 谤议:指中伤和诽谤的言论。
  • 自辨:自己进行辩解和澄清。
  • 亲朋:亲戚朋友。
  • 驱马:骑马赶路。
  • 非是:并不是。
  • 独伤离:独自感到伤感和离别。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尤其是涉及离别和谣言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兼具哲理与生活的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夜雨中,诗人可能正面临着离别的情境,或是遭受不白之冤,因而产生了对亲朋的思念和对谣言的无奈之感。

诗歌鉴赏:

戴叔伦的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在遭受谤议时的孤独与无助。诗中提到的“谤议不自辨”,表现了诗人在面对流言蜚语时的无奈,似乎即使自己想要解释,也无从下手。接着,诗人提到“亲朋那得知”,表明这种误解不仅伤害了自己,也让亲友难以理解自己的处境,增加了孤独感。

“雨中驱马去”则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雨象征着悲伤和离别,而“驱马去”则暗示他不得不离开,尽管内心充满了不舍和忧伤。最后一句“非是独伤离”则将情感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强调了这种伤感不仅仅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谣言的无情,让他在离开时更加感到无助和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人在困境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不公的控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谤议不自辨:面对谣言,自己无法辩解。
  2. 亲朋那得知:亲友们又怎能了解真相呢?
  3. 雨中驱马去:在雨中骑马离去,感到很伤心。
  4. 非是独伤离:不仅仅是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雨、马、离别等意象交织,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谣言对个体情感的摧残,表达了在困境中对亲情的渴望与对不公的无奈,情感基调深沉且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悲伤与离愁。
  • :代表行走与离别。
  • 亲朋:象征人际关系与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谤议”指的是什么? A. 赞美
    B. 诽谤
    C. 中立
    D. 诗歌

  2. “亲朋那得知”中的“得”意思是? A. 获得
    B. 应该
    C. 如何
    D. 可能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谣言的伤害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诗词对比:

戴叔伦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离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歌更多强调朋友之间的情谊,而戴叔伦则更加侧重于自我的孤独与对谣言的控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解连环 贺新郎·汲水驱炎热 朝中措(和自昭韵)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满江红(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五用韵) 十一二用喜雪韵四首 再用喜雨韵三首 其一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其二 十用喜雨韵三首 送十二知军领郡澄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纳污藏秽 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声无臭 择利行权 口语籍籍 慧心巧思 亢心憍气 刀斧手 鼠字旁的字 娇弱 鬯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看风使舵 书缺简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