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48:48
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従,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48:48
薄薄酒,胜茶汤。
粗粗布,胜无裳。
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
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
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
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
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薄薄酒,饮两钟,
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
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従,
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
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
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
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
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薄薄的酒,胜过茶汤;
粗糙的布,胜过无衣裳。
丑妻恶妾,胜过空房。
在五更时分等待漏水的靴子沾满霜,
不如在三伏的日子里高高的睡在北窗下。
珠装玉饰,万人相送归北邙,
不如百结悬鹑,独坐承载着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留下文章,
百年瞬息,万世忙碌。
夷齐和盗跖都已死去,
不如眼前一醉,忘却是非忧乐。
薄薄的酒,喝上两钟;
粗糙的布,穿上两重。
美与恶虽然不同,但醉的温暖是一样的,
丑妻恶妾的寿命也算公道。
隐居求志,志义之从,
本不计较东华的尘土和北窗的风。
百年虽长,终要有尽;
富死未必输给生穷。
但恐珠玉留给君子的容颜,
千载不朽却遭到樊崇的讥讽。
文章自足让盲聋的人也能欺骗,
谁让你在一朝富贵时面容发红。
达人自达,喝酒何功,
世间的是非忧乐本来都是空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皆有极高的成就。苏轼的作品情感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常常关注生活的细节与人情世故。
《薄薄酒二首》创作于苏轼的隐居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向往,借酒抒怀,传达对世俗烦恼的豁达态度。诗中提到的“薄薄酒”、“粗粗布”反映出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苏轼的《薄薄酒二首》以轻松的口吻探讨了生活中的享受与烦恼,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在首首的开头,诗人以“薄薄酒,胜茶汤”引入,强调了饮酒的乐趣,酒的轻松使人能够忘却烦恼。接着通过“丑妻恶妾,胜空房”的对比,表达了即使生活伴侣不如意,也胜过孤独的空房,体现了对生活态度的乐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轻松,带着几分调侃和自嘲,尤其在“生前富贵,死后文章”一节,诗人以“瞬息”来形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强调了对眼前快乐的珍视。在诗的最后,苏轼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达人自达,酒何功”,即使在世俗纷扰中,真正的智慧在于对生活的理解与释然。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快乐的追求,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简单的快乐往往能够带来更深的满足感。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释然,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薄薄酒,胜茶汤”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酒比茶好
B. 酒不如茶
C. 酒使人快乐
D. 酒比水好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丑妻恶妾”主要是想表达什么?
A. 对伴侣的无奈
B. 生活的真实
C. 对美的追求
D. 富贵的偏见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
A. 富贵最重要
B. 文章能留名
C. 人生短暂,享受当下
D. 生活不值得珍惜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