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3:45
吴越朝天功在民,当年卿相亦仁人。
曾孙终与元丰政,故老犹知异代因。
吏治清明开白日,文词俊发吐青春。
邺都従事堂中客,涕洒高原柏子新。
这首诗表达了对元绛的追思和怀念。他在位时对百姓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功劳归功于他仁爱的品德。尽管时间已然过去,他的后代仍然在延续着元丰年间的治国理念,年长者也仍然能够道出往日的因缘。诗中提到在清明的治理下,社会犹如白昼般明亮,年轻人文采飞扬,才华横溢。最后一联表现了对元绛的深情怀念,诗人在高原柏树下感动落泪。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弟,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广泛的赞誉。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作品多以抒情和感怀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元绛去世后所作,以追思故人的方式表达对其政治成就的敬仰与怀念。元绛在其任内以仁政著称,受到百姓的爱戴,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优秀政治家的追思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元绛参政挽词》是一首充满感情与思考的挽诗,表现了苏辙对元绛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政治理想的钦佩。诗的开头通过对吴越地区人民的功绩进行概述,展示元绛的仁德与政绩。接着,诗中提到“曾孙终与元丰政”,说明元绛的治国理念已深植于后代,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延续与传承。接下来的“吏治清明开白日”,更是强调了政治清明带来的社会繁荣与人心向背,给人以希望。
诗的最后一联通过“邺都従事堂中客”引入个人情感,表现出身处高原柏树旁的诗人,因怀念而感动不已,涕泪横流。此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元绛之间的深厚情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绛的赞美与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美好品德的崇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仁德治国的重要性,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社会清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元绛参政挽词》是哪位诗人创作的?
A) 苏轼
B) 苏辙
C) 陶渊明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元丰政”是指哪个朝代的治理?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朝
“吏治清明开白日”中的“白日”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希望与光明
C) 夜晚
D) 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