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别中都明府兄

《别中都明府兄》

时间: 2025-05-03 22:10:16

诗句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会,

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16

原文展示:

别中都明府兄 ——李白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白话文翻译:

我的兄长诗酒继承了陶渊明的风雅,担任中都的宰相名声在外。
在东楼我高兴地参加你我相聚的宴会,南边的街道却因落叶的分离而感到忧愁。
城边的清水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海上的青山被暮云隔开。
我醉酒后不愿辞别夜空中的明月,雁阵在空中断裂让我倍感惋惜。

注释:

  • 陶君: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代表了高洁的生活情趣。
  • 中都:古代对都城的称呼,意指中央的城市。
  • 东楼:诗人和兄长聚会的地方,象征欢乐的时光。
  • 南陌:街道的意思,落叶象征着离别和愁苦。
  • 渌水:清澈的水,象征着纯净和美好。
  • 雁行:指鸿雁的飞行,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别中都明府兄》写于李白的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兄长的依恋和对离别的惋惜。此时正值中都(即今北京)政治繁忙之际,李白以诗寄情,流露出对美好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别中都明府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融合了李白对友人深厚感情的表达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即以“吾兄诗酒继陶君”点明了兄长的才华与风雅,展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李白以“东楼喜奉连枝会”描绘出欢聚的美好时刻,然而随着“南陌愁为落叶分”的转折,诗人情感的深沉与复杂展露无遗。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渌水与青山的描写不仅为诗增添了清新之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愁苦。尤其是“取醉不辞留夜月”,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执着与不舍,表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真挚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的“雁行中断惜离群”则是对离别的强烈感受,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氛围。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深厚的诗歌功底,更反映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友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兄诗酒继陶君:称赞兄长继承了陶渊明的高雅情趣,暗示兄长的诗才与品味。
  2. 试宰中都天下闻:兄长在中都担任宰相,声名远播,显示政治地位的荣耀。
  3. 东楼喜奉连枝会:在东楼欢聚一堂,共享美好时光,象征着友情的温暖。
  4. 南陌愁为落叶分:转而提到落叶,表达离别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
  5. 城隅渌水明秋日:描绘秋日的宁静,渌水象征纯净的情感。
  6. 海上青山隔暮云:描绘远方的青山与暮云,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思念。
  7. 取醉不辞留夜月:酒醉后不愿离开夜空中的明月,表现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8. 雁行中断惜离群:雁阵断裂,象征朋友的离散,表达惋惜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兄长比作陶渊明,体现其高洁的品格。
  • 对仗:如“东楼喜奉”和“南陌愁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情感的深度,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离别的惆怅,表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陶君:象征高洁与理想。
  2. 东楼:代表欢乐与团聚。
  3. 落叶:象征离别与愁苦。
  4. 渌水:象征纯净与清澈的情感。
  5. 青山:象征遥不可及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称赞兄长继承了哪位诗人的风雅?

    • A. 屈原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东楼”象征什么?

    • A. 离别的愁苦
    • B. 友情的温暖
    • C. 自然的宁静
    • D. 政治的荣耀
  3. “雁行中断”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绝望
    • B. 惋惜
    • C. 快乐
    • D. 愤怒

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友情的温暖
  3. B. 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送友人》:表达对友人的惆怅与离别之情。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具有浓厚的送别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别中都明府兄》和杜甫的《送友人》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融汇,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背景与友谊的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安春谣五绝 其五 绝句九首 梅花十首 送梅子明通判馀杭 感遇二十五首 舟中书事 双槐 暮归 题洛尾亭二首 登山望海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鬲字旁的字 穷神观化 刿心鉥目 生肉枯骨 包含支的成语 新淫之声 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遗篆 鱼澳 公车司马令 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瞎胡闹 走字旁的字 谋定后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