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10
临路歌
作者: 李白 〔唐代〕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展翅飞翔,振动八方的风力,在空中高飞,却感到力不从心。
余下的风波激荡着万世,游荡在扶桑之地,飘扬着我的左袖。
后人得到这首歌传承,孔子去世后,谁会为他流泪呢?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个性洒脱、不拘一格,作品多以豪放激昂、豪情壮志著称。
《临路歌》创作于李白游历四方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在大鹏展翅的意象中,李白表达了对理想和追求的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临路歌》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诗中通过大鹏飞翔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心情。开篇以“大鹏飞兮振八裔”描绘了大鹏的壮丽场景,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与飞翔的理想。接着,“中天摧兮力不济”则揭示了他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境,力量不足使他无法抵达心中的高峰,隐喻人生的艰辛与无奈。
“馀风激兮万世”,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时间如同风一样,激荡着万世的沧桑。此句将个人的追求与历史的延续结合起来,反映出李白对自身价值的思考。最后一句“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则是对后世的叮嘱与感伤,孔子的逝去使得人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理想和智慧的追思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大鹏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情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大鹏的描绘,表达了李白对自由理想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示出一种壮丽而悲壮的情感基调。
《临路歌》的作者是?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大鹏”象征着什么?
“谁为出涕”中的“出涕”意思是?
李白的《临路歌》与杜甫的《望岳》,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与壮丽景色的向往,但李白更注重个人的自由与追求,杜甫则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命运。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反映出各自的时代背景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