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4:13
原文展示:
金风透残伏,玉树先秋凉。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楚客思万里,夜吟怨藜床。劳劳终夕语,共此檐月光。孤轮曳独茧,折管韵哀伤。辛苦豳父兄,无衣畏风霜。
白话文翻译:
秋风穿透了残留的暑气,玉树带来了初秋的凉意。草丛中的虫儿鸣叫,感受到时节的变化而抖动衣裳。楚地的旅人思念远方的家乡,夜晚吟咏着怨恨藜床的诗句。整夜不停地交谈,共同享受檐下的月光。孤独的月亮像拖着一根孤独的丝线,折断的管乐器发出哀伤的音韵。辛苦的豳地的父兄们,因为没有衣服而畏惧风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此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旅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许多文人旅居他乡,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成为诗歌的常见主题。张耒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旅人的心情,抒发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旅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中“金风透残伏,玉树先秋凉”描绘了秋天的到来,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则通过虫鸣表达了时节的变化,旅人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心中涌起了思乡之情。“楚客思万里,夜吟怨藜床”直接抒发了旅人的思乡之情,夜晚的吟咏充满了怨恨和无奈。“劳劳终夕语,共此檐月光”则描绘了旅人与友人整夜交谈,共同享受檐下的月光,表达了旅人对友情的珍视。“孤轮曳独茧,折管韵哀伤”通过孤独的月亮和损坏的乐器,表达了旅人的孤独和哀伤。“辛苦豳父兄,无衣畏风霜”则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金风透残伏,玉树先秋凉。
喓喓草间虫,感时振衣裳。
楚客思万里,夜吟怨藜床。
劳劳终夕语,共此檐月光。
孤轮曳独茧,折管韵哀伤。
辛苦豳父兄,无衣畏风霜。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旅人的心情,抒发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时节的变化和旅人的思乡之情。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金风透残伏”中的“金风”指的是什么? A. 春风 B. 秋风 C. 夏风 D. 冬风
诗中“楚客思万里”中的“楚客”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官员 B. 楚地的商人 C. 旅居他乡的楚地人 D. 楚地的文人
诗中“孤轮曳独茧”中的“孤轮”指的是什么? A. 车轮 B. 月亮 C. 太阳 D. 星星
诗中“辛苦豳父兄”中的“豳父兄”指的是什么? A. 豳地的官员 B. 豳地的商人 C. 豳地的父兄们 D. 豳地的文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