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林和靖墓

《林和靖墓》

时间: 2025-04-29 21:05:46

诗句

结庐旧与青山对,脩竹萧疏半不存。

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几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5:46

原文展示:

结庐旧与青山对,脩竹萧疏半不存。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几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座位于青山之边的古老茅屋,曾经的竹林已经稀疏得几乎消失。唯有亭子前的古梅仍然存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伴随着黄昏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结庐:指建造小屋,通常是为了隐居。
  • 青山:指绿色的山丘,象征自然的宁静。
  • 脩竹:指修长的竹子。
  • 萧疏:稀疏、零落。
  • 古梅:指年代久远的梅树。
  • 暗香:形容花香淡雅而不张扬。
  • 疏影:指花影疏落的样子。
  • 黄昏:日落时分,象征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林和靖:即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高洁和淡泊著称。诗中提到的墓地,表明对他的纪念和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透出一种清新、高远的气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林逋而作,描绘了他隐居生活的环境,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林和靖高洁人格的敬仰。

诗歌鉴赏:

《林和靖墓》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林和靖墓地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怀念与敬仰。诗的开头“结庐旧与青山对”,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青山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脩竹萧疏半不存”,通过对竹林的描写,传达了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似乎在暗示着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清寂。最后两句“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几黄昏”,古梅的存在不仅是对林逋的象征,也是自然永恒的一部分,它散发出的香气和疏落的影子则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庐旧与青山对:描绘出隐士的居所,与青山相对,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
  2. 脩竹萧疏半不存:表现出竹林的稀疏,衬托出时间的流逝。
  3. 惟有亭前古梅在:强调古梅的存在,象征着恒久与坚韧。
  4. 暗香疏影几黄昏:黄昏时分的梅花幽香与影子,增加了诗的意境与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结庐旧与青山对”,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形成一种和谐的对称。
  • 拟人:梅花的“暗香”似乎具有生命,不仅仅是物质存在,更有情感的寄托。
  • 象征:古梅象征着隐士的高洁与不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隐士林和靖的墓地,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梅花的香气与影子,引发对生命与孤独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永恒。
  • 脩竹:象征隐士的清雅与孤独。
  • 古梅: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暗香:象征隐士生活的淡泊与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指谁? A. 李白
    B. 林逋
    C. 杜甫

  2. 诗中哪种植物的存在象征了隐士的高洁? A. 竹子
    B. 梅花
    C. 松树

  3. 诗的主要意境是? A. 赞美繁华
    B. 追忆隐逸
    C. 描写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方岳的《林和靖墓》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方岳更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之美。两者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姜先生祠 经姜给谏墓作 赠钱饮光 西泠展墓 其二 西泠展墓 其一 峡江 金山 答真西山偈 菩萨蛮(同饮晁伯如家,席上和韩无咎韵) 题西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钩深致远 气字旁的字 不惜工本 土缶 门字框的字 出乎意表 精明强干 深微 麻字旁的字 包含则的成语 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指破迷津 豆字旁的字 无心之过 包含遍的成语 屮字旁的字 包含盏的词语有哪些 大海捞针 素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