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24
乞粹庐陵郡,予为第一人。
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
鸥朋嘲薄分,山屐蚀京尘。
我请求留在庐陵这个地方,愿意成为这里的第一人。
可惜天意不肯,人与人之间却能相亲相爱。
那些古老的诗书仍在,春天的平园草木依然生机勃勃。
鸥鸟嘲笑着我微薄的成就,山间的鞋子却被京城的尘土侵蚀。
诗中提到的“诸老诗书”,可能指的是古代经典文献,象征着文化传承与智慧的积累。庐陵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常常与文人墨客相联,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的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 方岳,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对社会和人文现象有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对庐陵的思念之际,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热爱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庐陵的向往与追求。诗的开头“乞粹庐陵郡,予为第一人”,表明了诗人渴望在庐陵这个地方扎根、发展,成为这里的佼佼者。接下来的“天悭终未肯”,则表达了命运的不如意,似乎与理想相悖。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在“人好自相亲”中找到了安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为他生活中的一抹温暖。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中,诗人通过对古籍与春天景象的描绘,突显了知识的力量与自然的生命力。最后两句“鸥朋嘲薄分,山屐蚀京尘”,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海鸥的嘲笑似乎在讽刺他的微薄成就,而山屐沾染的尘土则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中,流露出诗人对理想、命运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
诗词测试:
诗人希望成为哪个地方的第一人?
诗中提到的“天悭”是指什么?
“鸥朋嘲薄分”中的“薄分”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