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陈叔茂二亭·弄月

《题陈叔茂二亭·弄月》

时间: 2025-07-27 08:28:36

诗句

月从东峰来,岂但千里共。

四天本无壁,谁不得受用。

而彼山中人,塞向以自拥。

径烦子陈子,普请作清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8:36

原文展示:

月从东峰来,岂但千里共。
四天本无壁,谁不得受用。
而彼山中人,塞向以自拥。
径烦子陈子,普请作清供。

白话文翻译:

月亮从东边的山峰升起,难道只是在千里之外与我们共享光明吗?
四方天空本就没有墙壁,谁都能享用这美好的景象。
而那些住在山中的人,却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
烦请陈子,邀请你来共同享受这清雅的时光。

注释:

  • :指明月。
  • 东峰:指东方的山峰。
  • 岂但:难道仅仅是。
  • 千里共:千里之外共同分享。
  • 四天:四面八方的天空。
  • 无壁:没有阻隔。
  • 塞向:自己封闭。
  • 清供:清雅的供品,这里指的是美好的时光。

典故解析:

  • 月亮: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月亮常常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东峰:东边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月亮从这里升起,寓意着光明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仲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文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融入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方岳与友人游玩山亭时,借月光对自然景象的感悟,表达对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中对月亮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开篇提及月亮的来源,引入了一个普遍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月光普照的美好。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方岳阐述了自然界的开放性,强调了每个人都能共享这份美丽与宁静。诗的最后,诗人以邀请的方式,呼唤友人的到来,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鼓励我们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彼此分享。

诗词解析:

  • “月从东峰来”:描述月亮的来源,寓意新的开始。
  • “岂但千里共”:质疑孤独,强调共享的美好。
  • “四天本无壁”:表达宇宙的开放与自由。
  • “谁不得受用”:人人都能享受美丽的自然。
  • “而彼山中人”:指那些自我封闭的人,强调孤立的无奈。
  • “径烦子陈子”:以邀请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光明的象征。
  • 对仗:诗句之间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分享美好时光的渴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借用自然景象,传达出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光明与希望。
  • 东峰: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机遇。
  • 四天:象征着自由与无界限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东峰”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山?

    • A. 西边
    • B. 南边
    • C. 东边
    • D. 北边
  2. “四天本无壁”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有阻隔
    • B. 自由开放
    • C. 孤独
    • D. 漠不关心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方岳的《弄月》都以月亮为主题,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方岳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享。李白的情感更为沉重,而方岳则显得轻松自在,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方岳诗集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鹤 其四 咏鹤 其三 咏鹤 其二 咏鹤 其一 次韵谭仲修同年古意 其二 次韵谭仲修同年古意 其一 古诗一首呈张孝达师 九日登风穴山 赵瑾伯户部病疟经月就谂所苦辄投百有五言煮三升酒朗吟数四当知其效也 叶县即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惜齿牙余论 齊字旁的字 伪学 养痈贻患 辛字旁的字 包含腹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目的地 媿服 踪结尾的成语 坠落 亲戚朋友 爿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社会关系 凤毛龙甲 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黑眉乌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