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7:32
白云观
作者: 钱载 〔清代〕
岂为南宗别,重寻大极墟。
先生蓑好在,止杀语何如?
柏子微风际,梅花细雨余。
十年登阁意,只益鬓毛疏。
这首诗不是为了南宗道教的区别,而是重温那极乐的地方。老师的蓑衣在何处?那些杀戮的言语又能如何呢?柏树在微风中摇曳,梅花在细雨中依旧盛开。十年的登阁之志,换来的只是鬓发的稀疏。
作者介绍:钱载,清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清淡的风格著称。其诗歌常蕴含哲理,充满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他对道教哲理的探索时期,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白云观》是钱载对道教理念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南宗道教的思考,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用“岂为南宗别”来否定表面的宗教分歧,强调内心的统一与追求极乐的愿望。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提到“先生蓑好在”,表现出对师长的敬仰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柏子微风际,梅花细雨余”描绘了自然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最后一句“十年登阁意,只益鬓毛疏”则回顾了诗人十年来的追求,感慨时光流逝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似乎在说,理想的追求不仅没有带来实质的成就,反而让他感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对话的形式,深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道教思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宗”指的是哪个宗教?
诗中的“十年登阁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柏子微风际,梅花细雨余”中的“细雨”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在离别之际的感慨。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现乡愁与思念,尽管主题不同,但都是对人生感悟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