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0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08:58
拟齐梁体寄冯使君三首
作者:贯休
庭鸟多好音,相呼灌木中。
竹房更何有,还如鸟巢空。
赖逢富人侯,真东晋谢公。
煌煌发令姿,珂珮鸣丁冬。
故山有深霞,未如旌旗红。
惭非卫霍松,何以当清风。
露益蝉声长,蕙兰垂紫带。
清吟待明月,孤云忽为盖。
伊余石林人,本是烧畬辈。
频接谢公棋,输多未曾赛。
大道贵无心,圣贤为始慕。
秋空共澄洁,美玉同贞素。
伟哉桐江守,雌黄出金口。
为文能废兴,谈道弭空有。
雪林槁枯者,坐石听亦久。
还疑紫磨身,成居灵运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庭院,鸟儿在灌木中鸣叫,显得格外动听。竹屋里没有什么可比拟的,就像空荡荡的鸟巢。作者感慨能遇到富贵的人,真似东晋的谢公那样风雅。诗中提到的“煌煌发令姿”,指的是华丽的风采,仿佛珂佩发出清脆的响声。故乡的深处有美丽的霞光,但仍不及军旗的鲜红。作者谦虚地表示自己不及卫霍的松树,无法抵挡清风的吹拂。露水让蝉声更长,蕙兰低垂着紫色的带子。清晨的吟唱期待明月的照耀,孤云偶尔飘过。诗人自称是石林的人,本是种田的普通人,常和谢公下棋,虽然输了很多,但从未比赛。大道追求的是无心,圣贤是因为崇敬而追慕。秋天的天空澄清洁白,美玉的品格如贞洁。桐江的守护者是多么伟大,雌黄的诗句如金口般动人。写作可以让兴亡得以休止,谈论道理则可消弭空虚。雪林中枯槁者坐石而听,似乎对世事感到久远的沉思。最后,诗人疑似自己已经如灵运般修炼成仙。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绝句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诗人追求理想的背景下,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这首诗以鸟鸣、竹房、富人侯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描述庭院的宁静时,细腻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中提到的东晋谢公,既是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又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的不满与自谦。他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也隐含着对社会地位与个人理想的思考。特别是“露益蝉声长,蕙兰垂紫带”一联,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思。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映射出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清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富人侯”指的是谁?
A. 卫青
B. 霍去病
C. 东晋的谢公
D. 贯休
“清吟待明月”中“清吟”指的是什么?
A. 清晰的吟唱
B. 清澈的水
C. 清新的空气
D. 清凉的夜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