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7:55
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
寄语白莲庵,迎我青松路。
这首诗表达了我日日思念北山,但如今已离开北山。希望白莲庵能够迎接我前往青松路的心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领军人物,提倡新法,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见称,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据说这首诗写于王安石离开北方故乡,前往他所寄托理想与情感的地方时,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变革中的孤独和无奈。
《思北山》是一首简洁而深情的诗作,王安石通过极其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北山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中“日日思北山”一句,传达了诗人思念之情的深刻与持久,表达了心中对故土的难以割舍。接下来的“而今北山去”则暗示了诗人已离开故土,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寄语白莲庵”一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白莲庵,恰如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白莲庵象征着一种纯洁、宁静的生活,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渴求。而“迎我青松路”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青松路代表着通往理想的道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非常成功,北山、白莲庵、青松路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展现了一种人生态度:在面对现实的无奈时,仍要心怀理想,追寻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北山的意象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代表着对过往美好岁月的追忆;白莲庵则体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青松路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思北山》表达了对哪个地方的思念?
A. 南山
B. 北山
C. 东山
D. 西山
“白莲庵”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忧伤的回忆
D. 远方的山水
诗中“青松路”代表什么?
A. 迷茫的未来
B. 通往理想的道路
C. 无尽的思念
D. 现实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思北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描写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的诗作。王安石侧重于个人的思念与理想追求,而王维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特色,王安石的意象更具个人化,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