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0:43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
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
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
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
屏风临烛釦,捍拨倚香脐。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
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
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
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这次出发离三梁很远,而今却带着万里的行囊。西施因网而被捕,秦客却被花色所迷。青鹦鹉可以在这里,而不必去碧野寻求野鸡。约好的眉目怜爱翠羽,刮目相看期待金篦的光辉。瘴气笼罩着飞远的鸟,蛮花低垂着身姿。她的身姿轻盈如赵皇后,地位尊贵如楚国的悬黎。都护的罗幕下,佳人展示着华丽的绣袿。屏风前烛光闪烁,轻轻倚靠着香脐。旧时的思念牵引着云叶,新愁在雪泥中等待。爱是可以通梦寐,画面却不易分辨。地上的锦绣排列着苍雁,帘钉雕刻着白犀。曙光与星斗交替,凉月在西边的露盘上。妒忌的心情不必夸耀舞蹈,寒冬中总是少有啼鸣。红楼三十级,稳稳地走上丹梯。
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复杂的情感和哲理,具有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此诗可能是在李商隐的晚年创作,反映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
李商隐的《和孙朴韦蟾孔雀咏》以其华丽的辞藻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全诗以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为基础,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追求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涉及的“西施”和“赵皇后”,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女性身份和地位的思考。通过“青鹦鹉”和“碧野鸡”的对比,诗人营造出一种高贵与平凡的对立,展现了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旧思牵云叶”,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而“新愁待雪泥”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复杂与纠结。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反映出李商隐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充满了象征与隐喻,意象丰富而复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他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对美的赞美,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满了诗意而又富有哲理。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
诗人感叹出行的遥远,暗示着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西施的美丽使人沉迷,暗示着美与诱惑的关系。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
强调了青鹦鹉的珍贵与美丽,反衬出碧野鸡的平常。
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描述对美的渴望与期盼,表达对美丽事物的欣赏。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
自然与心境的交融,表现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用历史典故来强调美的高贵与稀有。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
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佳人的华丽与风采。
屏风临烛釦,捍拨倚香脐。
细致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华美的氛围。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
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旧愁与新愁交织。
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觉得难以把握。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
描绘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景象,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融合,表现出一种宁静与美好。
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
反思对美的嫉妒,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以红楼的形象结束,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复杂而深刻。
李商隐的《和孙朴韦蟾孔雀咏》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战争与和平
B. 美的追求与人生无常
C. 友情与思念
诗中提到的西施代表什么?
A. 勇敢
B. 美丽与诱惑
C. 忍耐
“青鹦鹉”与“碧野鸡”之间的关系是?
A. 对比
B. 类比
C. 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