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时间: 2025-05-07 16:38:20

诗句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8:20

原文展示: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柳公权 〔唐代〕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白话文翻译:

去年虽然没有战争,但今年仍然未能回家。 如何报答皇上的恩情,春天里得到了春衣。 夹着的丝绵并非真正的丝绵,分发的衣服是假衣。 从今以后,勇敢的战士们,不再害怕在边疆戍守。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岁:去年。
  • 皇恩:皇帝的恩惠。
  • 挟纩:夹着丝绵,指穿着的衣服。
  • 貔武士:勇猛的战士。
  • 戍金微:在边疆戍守。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边军得到春衣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尤以楷书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此诗是应制之作,即应皇帝之命而作,表达对边军士兵的关怀和鼓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边疆常有战事,士兵常年戍守边疆,生活艰苦。诗中提到的“春衣”是皇帝对边军士兵的赏赐,体现了皇恩浩荡,同时也表达了士兵们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况,突出了边军士兵的坚守与不易。诗中“皇恩何以报”一句,既表达了士兵们对皇恩的感激,也体现了他们的忠诚与责任感。后两句“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则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边军生活的艰苦,但即便如此,士兵们依然坚定不移,不惧边疆的艰苦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边军士兵的英勇与忠诚,以及他们对皇恩的深切感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去年虽然没有战争,但今年士兵们仍然不能回家,突出了边军的坚守。
  2.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如何报答皇帝的恩情,春天里得到了春衣,表达了士兵们对皇恩的感激。
  3.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夹着的丝绵并非真正的丝绵,分发的衣服是假衣,揭示了边军生活的艰苦。
  4.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从今以后,勇敢的战士们,不再害怕在边疆戍守,展现了士兵们的坚定信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去岁”与“今年”的对比,突出了边军的坚守。
  • 比喻:“挟纩非真纩”比喻边军生活的艰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边军士兵的坚守与忠诚,以及他们对皇恩的感激。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边军士兵的英勇与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衣:象征皇恩和春天的温暖。
  • 貔武士:象征勇猛的战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衣”是指什么? A. 真正的丝绵衣服 B. 皇帝赏赐的衣服 C. 假衣 答案:B

  2. 诗中的“貔武士”指的是什么? A. 勇猛的战士 B. 文弱的书生 C. 边疆的居民 答案:A

  3. 诗中“挟纩非真纩”的意思是什么? A. 夹着的丝绵是真正的丝绵 B. 夹着的丝绵并非真正的丝绵 C. 夹着的丝绵是假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写边疆士兵的生活和情感。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柳公权此诗都反映了边疆士兵的生活,但王诗更多表现了士兵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柳公权的所有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人物正寥阔 洞仙歌·寿觞庭户 赵深甫年七十有亲九十贫无以养索赋 叙州弟挽诗 寄题雅州胥园 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诗李肩吾用韵为予寿因次韵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赵广安挽诗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何府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儒吏 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谔谔以昌 丶字旁的字 切花 皿字底的字 睚眦之怒 濯缨濯足 赤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地主之谊 包含经的词语有哪些 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森锵 无冬无夏 昆山之下,以玉抵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