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1:50
长门怨
——李绅
宫殿沈沈晓欲分,
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
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女在清晨时分的孤独与哀怨。宫殿沉重地笼罩在晨曦中,昭阳宫的更漏声让人无法忍受。她在珊瑚枕上流下千行泪水,流泪的原因并非思念君主,而是对君主的怨恨。
昭阳宫是唐代皇宫的一个著名地点,常用来指代后宫的生活与情感纠葛。诗中提到的“更漏”是古代计时的工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加深。
李绅(约791年-865年),字子华,号逸少,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京城长安。李绅擅长五言诗,尤其以咏物、咏怀见长,作品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细腻。
《长门怨》被认为是李绅生平经历的一种反映,表达了宫女的孤独与无奈。在唐代,后宫生活是许多女性命运的缩影,诗人的创作正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长门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宫女在深宫孤独生活中的感受。首句“宫殿沈沈晓欲分”便立即将读者带入了沉重的氛围,暗示着宫女的孤独和无助。接下来“昭阳更漏不堪闻”,用“更漏”的声音来体现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她的焦虑和不安。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纠结,泪水并不仅仅是思念,更是对君主的怨恨,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层次。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透出一种无奈和哀伤,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深宫女子孤独与怨恨的深刻描绘,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复杂情感。
《长门怨》的作者是谁?
诗中“珊瑚枕上千行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不是思君是恨君”体现了什么主题?
李白的《月下独酌》和李绅的《长门怨》都探讨了孤独的主题,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绅则集中于深宫女子的感受,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情感深度。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值得比较和分析。
通过以上结构化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长门怨》这首诗的深意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