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4:58
原文展示:
别崔法曹 欲作别离西入秦,芝田枣径往来频。 东湖此夕更留醉,逢著庐山学道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想要告别西行前往秦地,频繁往来于芝田和枣径之间。今晚在东湖更加留连畅饮,遇到了在庐山修道的道士。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字幼公,唐代诗人,与韦应物、刘长卿并称“韦刘戴”。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五言诗。此诗可能作于戴叔伦西行途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道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戴叔伦西行前往长安的途中,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道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别的复杂情感和对道士生活的向往。首句“欲作别离西入秦”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程和即将面临的离别,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舍。次句“芝田枣径往来频”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频繁的往来和忙碌的生活。后两句“东湖此夕更留醉,逢著庐山学道人”则转向了对道士生活的向往,诗人在东湖畅饮,遇到了庐山学道的道士,这种偶遇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即将离别的复杂情感和对道士生活的向往。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偶遇道士的情节,诗人展现了对超脱尘世生活的渴望和对未知旅程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入秦”是指诗人即将前往哪里?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杭州
诗中的“芝田枣径”象征着什么? A. 仙境和超脱尘世的生活 B. 尘世的忙碌和频繁的往来 C. 留连和畅饮的欢乐时光 D. 道士生活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人在东湖遇到了什么人? A. 道士 B. 朋友 C. 商人 D. 官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