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草堂一上人

《草堂一上人》

时间: 2025-04-30 00:07:41

诗句

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

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7:41

原文展示: 草堂一上人 戴叔伦 〔唐代〕 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 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白话文翻译: 一位僧人手持一个钵盂,相互陪伴着越过遥远的山岭。 土地贫瘠,没有黄独(一种植物),春天到来,草木却更加茂盛。

注释:

  • 一公:指一位僧人。
  • 持一钵:手持一个钵盂,僧人的典型形象。
  • 相复:相互陪伴。
  • 遥岑:遥远的山岭。
  • 地瘦:土地贫瘠。
  • 黄独:一种植物,这里指土地贫瘠到连黄独都无法生长。
  • 草更深:春天到来,草木更加茂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贫瘠土地上行走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戴叔伦游历或隐居时所作,通过对僧人行走于贫瘠土地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慨和对僧人生活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贫瘠土地上行走的景象。首句“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通过“持一钵”和“度遥岑”两个动作,形象地勾勒出僧人的形象和行走的艰辛。后两句“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则通过对土地贫瘠和草木茂盛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和僧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公持一钵”:描绘僧人的典型形象,手持钵盂,象征着僧人的简朴生活。
  • “相复度遥岑”:僧人相互陪伴,越过遥远的山岭,展现了僧人的坚韧和毅力。
  • “地瘦无黄独”:土地贫瘠,连黄独都无法生长,反映了环境的艰苦。
  • “春来草更深”:春天到来,草木却更加茂盛,体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地瘦无黄独”和“春来草更深”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 象征:“持一钵”象征僧人的简朴生活,“度遥岑”象征僧人的坚韧和毅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在贫瘠土地上行走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和僧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意象分析:

  • “持一钵”:象征僧人的简朴生活。
  • “度遥岑”:象征僧人的坚韧和毅力。
  • “地瘦无黄独”:象征环境的艰苦。
  • “春来草更深”:象征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一公”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僧人 B. 一位官员 C. 一位学者 答案:A

  2. 诗中的“黄独”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矿物 答案:A

  3. 诗中的“春来草更深”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C. 春天的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春天和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戴叔伦的《草堂一上人》: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之美,而戴叔伦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解读。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一 傀儡戏 满江红 自题《警黄钟》乐府 满江红 为周雪客题画册 满江红 其七 谢晋元团附杨瑞符营长共死守闸北据点者八百士 满江红 其一 客有索赋梅词者,余应之曰:自林和靖诗出,光前绝后矣。姑以此意赋之可也 满江红·秀野诗翁 满江红 蟂矶怀古 满江红 秋杪忆其年客中州 满江红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邯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枝布叶分 信口雌黄 鸾飞凤舞 血字旁的字 文搜丁甲 龝字旁的字 花户 杂虑 走誉 运用自如 克字旁的字 顽廉懦立 行次 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