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6
原文展示:
暮春游长沙东湖赠辛兖州巢父二首 戴叔伦 〔唐代〕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 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 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
白话文翻译:
湘江分流绕过曲折的河口,环绕着东边的古城。 岸边转弯处,千家万户相连,林木开阔,如同一面空镜。 人生中少有无事之时,心中欣赏的景致能有几回相同。 暂且忘却束缚,在悠长的落日余晖中。 回环的路途无尽,历览之下,意趣更加新鲜。 古老的树木下,畲田的火光,清澈的江水上划桨的人。 缓缓歌唱,寻找遥远的河口,一醉方休,送别残春。 不要怨恨长沙的遥远,将来回忆起这个时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字幼公,唐代诗人,与韦应物并称“韦戴”。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作于暮春时节,诗人游历长沙东湖,赠诗给友人辛兖州巢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暮春时节,诗人游历长沙东湖,面对湘江的美景,心生感慨,遂作此诗赠予友人辛兖州巢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暮春时节长沙东湖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湘江的曲折、岸边的千家万户、开阔的林木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时刻的珍惜,而“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则体现了诗人希望忘却束缚,享受悠闲时光的愿望。后几句通过描绘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等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
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
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暮春时节长沙东湖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湘江的曲折、岸边的千家万户、开阔的林木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时刻的珍惜,希望忘却束缚,享受悠闲时光的愿望,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湘流分曲浦”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D. 淮河
诗中“岸转千家合”形容的是什么? A. 岸边人家稀少 B. 岸边人家众多,连成一片 C. 岸边树木稀疏 D. 岸边树木茂密
诗中“林开一镜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且复忘羁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忙碌 B. 希望忘却束缚,享受悠闲时光 C. 希望远离自然 D. 希望远离友人
诗中“莫恨长沙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怨恨长沙的遥远 B. 对长沙的喜爱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