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58:01
销魂树,曲江边。
移自永丰坊里,
东风吹雪又吹绵。
艳阳天。
何处行人歌水调。
极目黏天芳草。
锦帆曾此向天涯。
落谁家。
在曲江边的那棵销魂树,
是从永丰坊移过来的,
东风一吹,雪花又飘又飞。
艳阳高照的日子里,
哪里有行人唱着水边的曲调。
极目远望,芳草如黏。
锦帆曾在这里启航向天涯,
最终落在了谁的家中呢?
本诗中提到的“曲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别》中提及的重要场景,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氛围。同时,销魂树的意象也可能与古诗中常见的桃花、柳树等象征爱情、离别的植物相呼应。
王士禛(1648-1711),字季凌,号柳泉,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赋,作品多表现温婉细腻的情感,尤其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颇具诗意。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王士禛的创作高峰期。社会上流行的文人雅集、游山玩水的风气,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柳含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中的“销魂树”与“曲江”勾勒出了一幅温柔而又惆怅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点滴。作者通过“东风吹雪又吹绵”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何处行人歌水调”则引发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流畅的节奏,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销魂树,曲江边。
移自永丰坊里,
东风吹雪又吹绵。
艳阳天。
何处行人歌水调。
极目黏天芳草。
锦帆曾此向天涯。
落谁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情感细腻,意境悠远。
“销魂树”指的是?
A. 一种美丽的树
B. 一种令人心醉的情感
C. 自然的象征
“极目黏天芳草”中的“极目”是什么意思?
A. 观察远方
B. 看不清楚
C. 眺望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