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时间: 2025-05-07 02:12:18

诗句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

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2:18

原文展示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作者:李白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
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白话文翻译

韩众骑着白鹿,朝西去了华山。
玉女们有千余人,伴随着在云空中。
看到我传授的秘诀,精诚之心与天相通。
怎么会来到陵阳,游目远望送飞鸿。
天子曾经避难于狄族,我与你也乘坐骏马。
手握兵权在五陵之地,长策来阻止胡人。
时局安定时我解开绣衣,脱身如同飞蓬。
鸾凤翻动羽翼,啄食谷物坐在樊笼中。
海鹤一笑,思念归向辽东。
经过黄山的石柱,山峰高耸上层层丛林。
在翠玉树上筑巢,忽然见到了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来,吹笙舞动松风。
朗朗吟咏《紫霞篇》,请打开蕊珠宫。
步行在云间绕碧落,倚树招唤青童。
何时可以携手,遗留下身形入无尽的境界?

注释

  • 韩众:指韩侍御,诗中提到的朋友。
  • 白鹿: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 精诚与天通:表达了心灵与宇宙的连接。
  • 陵阳:地名,诗人所游历之地。
  • 飞鸿:指鸿雁,常用来比喻送别或思念。
  • 天子避狄:历史典故,指的是过去皇帝避难的经历。
  • 鸾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美好。
  • 浮丘公:道教中著名的隐士,象征追求理想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达对自由、理想和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游览黄山、陵阳山时,正值其仕途未遂之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白的《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心灵交融的诗篇。诗中,李白通过描绘韩侍御骑白鹿游历华山的美好场景,引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语言极为优美,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首先,诗中提到的“白鹿”和“玉女”都是古代文化中常见的美好象征,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接着,李白通过“精诚与天通”表达了自己对道教哲学的理解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李白回顾历史,提到天子避狄,展现了他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此外,李白在诗中还描绘了他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美景的场景,尤其是“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句,表现了他对诗歌和音乐的热爱,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韩众骑白鹿:开篇就引入了韩侍御,表现出与友人同行的情景。
  2. 西往华山中:描绘了他们的旅行方向,强调了华山的壮丽。
  3. 玉女千馀人:用玉女的形象,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梦幻的色彩。
  4. 精诚与天通:表达了通过真诚的心灵与自然的沟通。
  5. 游目送飞鸿: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鹿”与“玉女”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 对仗:如“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鸾凤翻羽翼”,使描绘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理想与自然的和谐。李白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鹿:象征着纯洁、高雅的理想境界。
  • 玉女:代表着美好与智慧的结合。
  • 飞鸿:象征着远行与思念。
  • 鸾凤:象征着高贵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白鹿”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美好与纯洁
    • C. 友情
  3. “精诚与天通”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心灵与宇宙的连接
    • C.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另一首描绘自然美的诗作。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李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对比:李白偏向于豪放奔放,杜甫则更加沉稳、深刻。

参考资料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和呈现,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这首诗以及其深层的意蕴。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仲镇懒窠 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 李编修器之惠诗卷 蜡梅二首 九日送酒与朱元晦 九日独酌 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求配 包含编的词语有哪些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貝字旁的字 晩期 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城中桃李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执绥 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畸变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天上无双 木朽形秽 文山会海 角字旁的字 鲜规之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