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5:11
古风其三十六
作者: 李白〔唐代〕
抱玉入楚国,
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
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
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沉冥道为群。
东海泛碧水,
泛一作沉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
可以蹑清芬。
此诗一作来荆山客,
竭立换去谁为珉玉分。
良宝绝见弃,
虚持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
芬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沉冥道所群。
东海有碧水,
西山多白云。
鲁连及夷齐,
可以蹑清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抱玉入楚国”象征着抱负和理想,却因世俗的偏见而受到怀疑。“良宝终见弃”则反映了珍贵事物的被遗弃,暗喻人们的真诚与努力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李白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才华卓绝的诗词闻名,诗风洒脱,歌颂自然与人生,常常表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白中年时期,在他游历四方、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与个人抱负之间的差距,让他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李白的《古风其三十六》是一首探索人生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揭示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开篇“抱玉入楚国”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紧接着却是“见疑古所闻”,这表明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遭到怀疑和否定。诗中反复提到的“良宝”和“芬兰”不仅是对珍贵事物的失落感叹,更是对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挫折和孤独的深刻反映。
“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与深邃的哲理,天上的满盈与沉冥的道路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告诉我们,越是追求理想,越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挫折。最后提到的“东海泛碧水,西山多白云”则引领读者回归自然,寓意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刻感动读者,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和无奈,强调了对理想的执着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良宝终见弃”中的“良宝”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鲁连及柱史”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常常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对比。李白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的自由与理想,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例如,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与忧国之情,与李白在《古风其三十六》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李白及其诗歌的背景与意义。